极深的层次。
普通人距离那个层次很遥远。
没有经过数十年严格的科学训练,没有构筑深厚的基础,就不可能进行科研活动。
一定要去搞,也大抵只会成为没用的民科,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但这个时代还不是。
这个时代的科技,还有许多浅层的简单的东西没有挖掘出来。
普通人只要深入思考,也能想出来,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对技术加以改进。
这才是重赏最大的意义!
果然,朱允熥的命令一传出,便宛如将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池塘。
一石激起千重浪。
造出实用的大型蒸汽机即可加封国公的消息迅速扩散。
大明朝野皆为之震动!
从码头前往金陵城的路,已经由坑洼不平的变成了宽阔气派的水泥大道。
不得不说,大明的基建能力确实很强。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应天府附近许多州县,都铺设了不少水泥路。
在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施工的时代,这个速度,堪称奇迹。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事,在华夏历史上,并不足以为奇。
要不然,华夏也修不了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基建狂魔的基因,从数千年前,便潜藏在华夏人的血脉里。
当然,实现这一点,也是依靠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汗水,甚至是血水!
战舰靠岸后,便是隆重的凯旋仪式。文武百官齐至。大量的百姓也聚集在远处围观。
当足利义满被押上岸的时候,人群更是发出了巨大的声浪。
随后被押上岸的,便是黄子澄。
朱允熥此前并没有将黄子澄的事,传回朝内。
朝中官员看到出使倭国的黄子澄穿着囚服,戴着脚镣手铐出来的时候,都一脸茫然。
文官们甚至开始骚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
黄子澄自幼身负盛名,当年又是会试第一名,殿试探花,在儒林中威望声誉极高。
虽然此前曾为献王之师,暗中指使献王与太孙殿下争储君之位,但那早已事过境迁。
既然当时都没有治他的罪,为何又会在派其出使倭国之后抓捕呢?
人群中,齐泰的脸色,却是一下子变得惨白无比,手脚都感到一阵阵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