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定策!赌气出走的老朱!(3)

廷规制不能领取任何薪水,属于无报酬的“服役”。

但规定归规定,实际情形却大不相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各府县的衙役,于朝廷诸位高官而言,自是卑微低贱的存在。

但对底层百姓而言,手握权力的衙役,可是老百姓绝不敢招惹的。

拥有令老百姓惧怕的权力,他们便有无数捞钱的手段。

没有一分钱报酬的白役,都有人争抢着去当。

朝廷规定白役最多只能服役一年,随后便要轮换。

可实际上,有些地方想出了投机取巧的办法,那便是每年更改一个名字。

今年叫李二,明年叫李三,后年叫李六

上报给朝廷的衙役人员姓名,便不相同。

借此蒙混过关,赖在官府衙门持续服役。

这种状况,在各地衙门当中,并非罕见。

由此也能够看出,当衙役是许多人一心向往之事。

要知道在明初之时,朝堂上的高官,有不少出身于胥吏。

半晌过后,杨士奇方才回过神来:“地方官府衙门的正役无法安排如此众多之人,若让他们去做白役,情形恐怕更为糟糕。”

他曾长期于底层社会生活,对胥吏之害了如指掌。

正役或许还有些忌惮,担忧被人告状而丢掉工作,白役则更为狠辣。

毕竟,他们无法从衙门领取报酬,只能依靠自身想方设法“捞钱”。

一个县,往往仅有数十个正役。

全国一千多个县,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

老朱在全国设立了三百多个卫所。

依照规制,每个卫所约五千六百余人。

三百多个卫所累加起来,总计有一百八十余万军队。

即便只裁撤三分之一,全国的衙门,也难以安置这么多人。

更别提,原来衙门的胥吏,也不能尽数裁撤。

总得有熟悉衙门各项事务的人引领,不然,那些退役归来的大头兵,无论何事都可能弄得一塌糊涂。

朱允熥笑道:“朝廷可增加各地衙门的衙役编制,另外再设置能够领取薪水的帮役。”

“至于当下无报酬的白役,其中出色者可转为正役或帮役,余下之人,全部裁撤。”

地方官府衙门的工作极为繁重,此前的人手根本难以满足需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