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老朱的惊天发现……危机!(4)

有说话。

回到住所,老朱令人准备了文房四宝,正要提笔写信,却突然又按了下来。

刚才在路上的时候,他重新细细想了想大明的粮食问题。

却发现大明的粮食保障,其实也没有那么脆弱。

首先是供应问题。

由于元末战乱,死掉了大量的人,因此而荒芜的田地亦不少。

这些年以来,朝廷一直在鼓励垦荒。

每年的田地数量,一直在稳步上涨,也使得粮食的总产量越来越高。

只不过,这些增长,一部分变成了粮食库存,一部分则被人口数量同步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耗上升所抵销。

除此之外,还有水泥的广泛运用,再也不需要用糯米筑城墙,因此又多出了一部分粮食。

还有倭寇被清除之后,沿海新开垦出来的肥沃农田等等。

这些都使得大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不少。

以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大户将粮食藏起来了!

外面的饿殍遍野,但大户的粮仓里仍然是满的。

很多穷苦百姓正是清楚的知晓这一点,才会在饿得吃不饱饭的时候起来造反,将大户粮仓里的粮食拿出来分掉。

如今朱允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原本储藏在大户粮仓里的粮食,都收进了国库粮仓中,也加大了粮食的供应保障。

至于说消耗增加嘛。

其实主要增加的,就是在外面工地干活的人。

申城的建设者,码头上的苦力,正在参与修路修桥的民工等等。

这些人的人数不少,可能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之多。

但与整个大明的人口相比,他们仍然是极少数。

大明还有大量的人生活在原来的农村,仍然过着和从前一样的生活,吃和原来一样多的粮食。

即使这上百万人吃的粮食大幅度增长,即使他们每个人都吃掉了相当于原来两个人的粮食,可整个大明的粮食消耗,也只会上涨一点点。

这一点上涨,完全可能因沿海地区的开发,糯米的不再浪费,以及库存在调整而抵消。

仍然在大明的承受范围内。

慢慢地,老朱悬着的心,又重新变得安稳。

至少,这样算起来,大明的粮食问题,似乎也没有之前想的那么严重和急迫。

当然,这还是一个大问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