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工程!大明的稀奇事!(3)

即所谓的厌胜之术。

老朱勃然大怒,一度扬言说要将修筑凤阳中都的几十万民工全部处死。

后来经工部尚书薛祥再三劝谏,才放过那些工匠,却还是处死了一千余人。

这件事也促使老朱最终放弃了迁都凤阳的计划。

当然,放弃迁都凤阳的原因不止于此,此事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如何,这都是前车之鉴。

虽然朱允熥并不信什么厌胜之术。

可若真有人偷偷这样做,心理上还是难免会犯恶心。

毕竟是自己日后要居住的地方,不如付工匠们工钱,给他们很好的待遇,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干活,不闹出什么事端。

何况,此次宫殿修缮所投入的资金并不多。

对如今财政充盈的大明朝廷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至于城墙建设,朱允熥已下达了命令,草原已经被大明征服,后世从此永不筑长城。

各地的城墙也一律不得再建。

时代已经变了。

再修建城墙,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严重阻塞交通。

至于说纯粹的观赏,那眼下大明的城墙真的太多太多了。

今年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工程,主要是三项。

首先是修路肯定是继续的。

这是极为关键的基础工程。

在大明日报的宣传下,各地百姓对于自己家乡修建水泥路的热情很高。

这是对他们都有好处的事,百姓们自然很乐意。

其次则是堤防和水库的建设。

历朝历代,对河堤的建设都还是比较重视的。

正常而言,每到冬季都会修缮河堤。

相比之下,水库的建设则很少会进行。

历史上,大规模的水库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了。

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修建的水库寥寥无几。

与江河两岸必须建堤坝不一样,在许多地方,水库并没有非建不可的理由,有时候反而会阻碍洪水的下泄。

兴建水库存在不小的风险,稍有不慎,水库渗水漏水,便有可能造成溃堤,那便不是造福百姓,而是祸害百姓了。

不过,世界上的事,都是有利有弊。

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