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朱从未想过的角度!统一还是斗争?(4)

朱深感厌恶。

但是,对其他读书人,老朱也不喜欢啊!

只不过,一直以来,在老朱眼中,禁锢读书人的思想,统一他们的认识,对大明的统治是有利的。

这也是他长期采取的策略。

就连科举,老朱也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

将原来的考试范围大大缩减,死死盯着“四书五经”考。

不许涉及其他的内容。

在老朱一惯的认知中,“洗脑”比什么都重要,要给天下读书人灌输“绝对正确”的思想认识。

但朱孙的来信,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读书人的思想认识统一了,他们彼此之间不争论了那他们就有了共同的敌人——皇帝!

这一刻,老朱又想起了当年的移孟事件。

当年自己下令将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最终又在天下读书人的激烈反对中,不得不再次恢复。

还有“郭桓案”、“空印案”这两大案件,都是集体作案。

而犯案的人,却都是文官。

大明朝的未来,是一定要用文官治国的。

曾经随自己打江山的淮西勋贵,迟早都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是必然的选择。

因为任何一个走上正轨的国家,都绝不可能让武将治国。

真让武将掌控朝堂的大权,后世的皇帝就该日夜不安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打完了天下,大部分武将就该退居二线。

可以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若真让武将掌握大权,那江山能三四十年稳定不倒,都是奇迹了。

不可能长治久安!

有几百年的王朝寿命。

毕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的道理,大老粗的武将们,也是很懂的。

文官治国,是必然之路。

也是唯一的选择。

武将可以重用,国家也不能没有武将。

但治国,必须也只能是文臣。

可怎么约束文臣呢?

老朱此前的想法,一直都是禁锢思想,让他们学圣贤之言,学四书五经,让他们牢记君臣之道。

可儒家思想里面,本身也藏着不少对君主不利的思想。

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