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6章 孙伯民回来(1)

学完这些到了七八岁,进入了正式学习的应试科举阶段,就要开始学四书五经。

学这九本书,不能乱来,要有先后顺序。

先学四书,再学五经。

然而四书,又需要按照顺序学,不能打乱。

先学大学,以立其规模,就是先打基础,大学就是教人学做大人,教你如何做人,对这个世界有基本的认识。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这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囊括了儒家思想的精义。

次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此书最难读,需要把上面三本读熟,读透,领悟其意,才好研究中庸。

读完四书了,下面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五本书需要读熟,但很难精通,需要你选择一两门来专治,作为自己的主业。

郑夫子强调,四书五经是根本经典,读书人必学,想要科举必须精读背熟。

郑夫子还说仅仅读熟四书五经还不行,还有看多几倍内容的大儒注释。

意思是像今天的高考,不仅要学课本上的内容,还要参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45套全国各地模拟题等

同样四书五经,也要多读历年历届大佬的注释。

等读完这些,一般人已经十五六岁了,准备考童子试了,极其聪慧,又运道的,也能考院试了,通过后,就是秀才了。

孙山听到郑夫子讲考秀才就要读那么多书,头晕脑胀,不知所措。

但这还未完,郑夫子继续补充,想要科举,读四书五经还不够,还要学些一些“课外书”。

比如律法类的大乾律例,算学类的九章算术,历史类的廿四史等等。

讲完这些,郑夫子感叹地说:“这些书,不要说读熟读精,我们农家子,连买都买不起。”

话锋一转又说:“你大表哥出身耕读世家,很有机会考上秀才,考上举人,如果运道好,进士也有可能。”

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孙山:“孙山,你或许有机会,现在你还小,先努力认字,要是将来真有机会,一定要抓住。”

说完后,再也不理会孙山了,独自去中班教学了。

自从知道科举要读那么多书,孙山更勤奋学习了,不管怎样,启蒙书,四书五经一定要倒背如流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