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自习改讲课(2)

评指正。”

“少废话了,快讲!”李东平笑道:“讲的不好我们自然会采取必要措施,不用你提醒!”

大家都笑了。

周至也笑了:“要讲关雎,先要讲诗经的来历,然后才能讲道为何关雎为诗经的第一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诗官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

“太师是三公之一,百官之首,负责制乐之官,也对天子有教育之责,采来的诗歌由他谱曲,命乐队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春秋之际礼崩乐坏,孔子为了宣扬礼制,将周代乐官留下的诗歌进行了整理,并且加上了自己采集的部分,最终合成了风雅颂三大部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歌总集,这就是诗经的由来。”

“诗经的第一部分,是风,风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孔子为何会将它排在最前面?后世的解释有很多,但是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就是和孔子的理想有关,是为了‘风天下’。”

“所谓‘风天下’,就是带动天下的风气,孔子认为让天下人培育起良好的道德观,培育起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风气,是统治者本应的责任。”

“在这样的动机下,风的首篇,也是诗经的首篇,为何孔子会选择周南里的关雎呢?”

“这就要了解周南的意思是什么。”

“武王灭商后,地域扩大,为加强统治力量,周天子开始分封诸侯,其中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而治。尚书洛诰的记录是‘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

“周公经营东都洛邑,即成周,顺便统治东方诸侯。”

“经营的效果大家也知道,作为东周的首都,洛邑也给周王朝续命了五百年。”

“周南,便是当是周公统治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今天的洛阳黄河段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还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

“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各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

“周公是谁?他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名旦,所以亦称叔旦,又因采邑在成周,故称周公。”

“他的一生功绩,被尚书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是西周的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