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6章 科学证据(2)

科学家放下手中任务,全部加入到了对新框架的探索之中。

时间便这样一点一滴的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十余年时间过去。

李青松的探索一无所获。

他固然提出了足足三十几个新的理论体系以解释现有现象,但经过进一步的验证,这些理论体系最终被全部排除,没有一个能经受住实验的检验。

此刻,就算以李青松的心境,都忍不住有了一点焦急。

实在没办法不急。

这三百余年的时间,是自己拼尽全力,机关算尽,乃至于赌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争取来的!

仅剩下约200余年的时间,智械天灾舰队就将卷土重来,而自己此刻却被这一道障碍死死卡住,丝毫不得寸进,这让李青松如何能不急?

不要忘了,下一次智械天灾舰队到来,它们必将已经恢复全盛时期的实力。同时,已经上了一次当,中了一次陷阱,下一次,自己的所有应对手段都将失效,不可能再是智械天灾舰队的对手。

便连逃走都逃不掉!

这一刻,李青松甚至于有些羡慕那些普通的电弱文明。

他们固然科研能力低下,工业实力弱小,甚至于仅能支撑几十座探测器的运转。

但他们有时间,可以慢慢来,可以一点一点的“磨”,一点一点的迭代优化慢慢提升。

自己却快要没有时间了!

时间便在李青松全力以赴的研究与推演中快速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十余年时间过去。

此刻,559号磁单极子探测器忽然间向李青松报告了一个全新的情况。

高灵敏度磁场探测装置显示,在过去的约2分钟之前,超流氦3的排列模式似乎受到了一点扰动。

其模式与李青松预测之中的磁单极子影响极为相似。

李青松精神一振,瞬间将所有空余的克隆体脑力全部投入到了这一方面。

工作在那一台巨型探测器之中的克隆体们密切检查着探测器在过去几分钟之前生成的所有数据,并将其分发到了众多其余科研机构里。

这规模庞大的数据在这一刻被分成了上亿个部分,上亿名克隆体如饥似渴一般,各自选择了亿分之一,迅速阅读并初步分析着这些数据。

另一部分克隆体则控制着超算,将各项数据输入,展开计算。

刹那之间,一亿多名克隆体的大脑如同一台分布式超算的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