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71章 捉星拿月(6)

30公里的庞大球体,外部则是一层厚度达到了80公里的厚重壳层,而这两者互不相连。

想象有一颗煮熟的鸡蛋,此刻这颗星球的状态,就像是那颗煮熟的鸡蛋的蛋清层消失,只剩下了蛋壳和蛋黄,蛋黄便悬浮在蛋壳之中,没有一处自然结构与蛋壳连接。

负责连接蛋黄与蛋壳,并支撑起蛋壳不坠落下来砸到蛋黄上的,是李青松专门建造的,数量高达数百万的巨型支撑柱。

操纵着一名克隆体站在内核地表上,仰望着这一片被无数灯光照亮的世界,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

此刻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幕奇特的景象。

脚下是平整的大地,天空则是各种颜色交杂的岩石,大地与天空之间,则是一根根擎天巨柱,密密麻麻,甚至看不到它的尽头。

“还真是奇妙啊”

但现在并不是工程的终点,接下来李青松还要继续。

把这颗内核破碎掉,也挖出去!

如同蚂蚁一点一点吞食馒头一般,在李青松那庞大的工程能力之下,这颗内核的体积不断缩小。而远在数千万公里之外,一颗新的星球正在逐渐生成。

一船又一船的星球残渣倾倒在这里。一开始时候,那些残渣还各自保持着独立,相互之间并不接触,大致形成了一个小行星群,共同围绕着恒星旋转。

但伴随着物质的急速增多,这一情况很快便得到了改变。

李青松看到,那些平均尺寸不超过200米的小行星像是受到了一双无形大手的操控,相互之间开始了聚合、挤压,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外型并不标准的星体。

伴随着物质的再度增多,这颗并不标准的星体渐渐呈现出了球形。

一颗真真正正的矮行星便在李青松面前诞生了。

“放在古人面前,我此刻的行为可以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捉星拿月了吧。”

李青松淡淡的想着:“只可惜,现在我最多只能拿得动矮行星。那种大行星还是力有不逮啊。”

伴随着这颗人造矮行星的出现,真正的施工场所那里,位于内核的那颗星体也彻底消失不见。

现在,这颗天然矮行星真正只剩下了外部一层壳,内部什么都没有了。

数百万根长度达到了740公里,纵横交错,各自指向不同方向的擎天巨柱,将这一层约44亿亿吨,约等同于两个大西洋所有水量加起来的质量撑了起来,让它们保持着稳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