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来说飞星可谓是星际航行的必备法宝。但晋升到引力阶段后,因为航速极大提升,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恒星系停泊的缘故,飞星这种设施已经被李青松抛弃。
但现在,飞星再一次出现,且规模更为庞大。
它的直径达到了足足1000公里,以平均密度0.5克每立方厘米计算,它的总质量甚至达到了26亿亿吨!
地球大气层的总质量约为5000万亿吨,此刻这颗星球的质量相当于大约52个地球大气层!
它的表面重力达到了0.07米每二次方秒,约有地球的140分之一,逃逸速度则达到了230米每秒,也即必须要达到这个速度,物体才能挣脱它的引力场。
对于这样一颗具备相当程度宏观引力的庞大星体来说,要将其纳入到曲率空间之中,进行超光速航行是十分困难的。幸好李青松现在已经不是引力初期,相比起那时候科技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对于引力的了解和掌控也更加深入,才能做到这一点。
之所以在此刻引力阶段却又造了一颗飞星,原因也很简单。
通过之前在那个恒星系之中的勘察,李青松已经确定了灰虫文明的驶离方向,下一步便将展开长途追踪。
这一次追踪必将耗时长久。因为对应灰虫文明此刻科技程度的超光速航行速度约为5.3倍光速,而此刻李青松所能达到了的航行速度仅为4.2倍光速而已。
自己只能依靠更长时间的持续航行、更少次数的星系停靠来缩短双方距离。
同时在航行之中,李青松也必须要维持科技的正常发展,以达到在追踪到灰虫文明之时,将科技差距缩短到可接受程度的地步。
如此,一颗飞星便十分有必要了。
此刻一切已经准备完毕。
那么起航!
庞大的舰队连带着这颗飞星,开始了面对恒星引力场之外的加速。短短几个月时间而已,那颗原本明亮的恒星已经退化为了一个光点。
伴随着一阵光影闪烁,这庞大的舰队和那颗飞星一同消失,进入到了曲率航行阶段。
曲率空间之中的环境是极为稳定的,同时大部分居住飞船、科研飞船、试验飞船和飞星、空天母舰等也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正是适合人员大规模流动以及展开科研的好时候。
经历了之前种种生死危机,数次在灭亡边缘游走,不仅李青松,他旗下的智慧生命们也涌现出了进一步发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