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神雕侠侣,有关选角的各种炒作满天飞,给今年夏天的娱乐圈带来了不少喧嚣。
男主黄小明、聂元、谢霆风、童大为,女主周公子、刘天仙、蒋琴琴、孙丽、全智贤众多艺人全卷入其中。
尤其事关男主杨过,聂元和黄小明两大当红小生公开放话,就差指鼻子骂了。
而张大胡子没拍的金庸作品,倚天屠龙记苏有朋版本去年热播,
这部剧算是这几年除张大胡子制作的剧外最火爆的金庸剧,逼的张大胡子都要暂避锋芒,把倚天屠龙记计划延后。
此外,之前铁道游击队导演王新民也拍过连城诀和侠客行,唐人在2002年拍过书剑恩仇录,都是近几年的剧。
这种近几年拍过的,接着再拍一部,并非明智选择,如果对方拍的好,就更得慎重。
那剩下可选择的金庸剧就不多了。
像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名气差,篇幅少,本身质量也不够优秀,撑不住几千万的投资。
雪山飞狐和碧血剑感觉也差点劲。
倒是鹿鼎记知名度可以,但颜礼不太喜欢,而2000年张伟健在台省也拍过一版小宝与康熙。
更关键的是,金庸剧的版权也是个问题。
张大胡子那边估计早就盯上了,金庸和版权方肯定信任有过成功作品的他,不是那么好协调的。
颜礼打听了一圈,发现金庸剧操作难度过高,便转移目标。
武侠名家,首推金古。
金庸剧拍不了,那颜礼率先想到的就是拍古龙剧了。
别看现而今武侠影视,金庸名气最大,但其实当初最先火的武侠影视是古龙。
60~70年代,古龙电影拍一部,火一部,还有萧十一郎先写剧本,再出小说的情况,还没出头的大哥程龙求着古龙给他写剧本,喝酒喝到吐。
70年代末,郑少秋楚留香传奇那叫一个红,将其推到巨星之列,两岸三地都知道了“盗帅”。
之所以,后来古龙影视后来拼不过金庸影视。
一个金庸风格更适合影视改编,另一个就是古龙去世的早,无法进行精修以及系统性运作版权。
东一棒子,西一棒子,烂片多而精品少,拉低古龙影视口碑,无法形成较大的影响力,被金庸影视压制。
虽然如此,那也是跟金庸比,除了金庸剧,古龙作品影响力在业内还是响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