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伯口中突然钻进一飞虫,才不得不朝后啐了一口而已。”
弘历说后就瞅向了雍正,双手迭放在腹前腰带上。
雍正这时则直起身来,呵呵一笑:“他诚亲王这是在睁眼说瞎话!你是怎么回答的?”
“儿臣单独和三伯谈了谈。”
弘历如实回道。
“怎么谈的?”
雍正听后眉头一挑,好奇地看向了弘历。
“儿臣问他,是不是更想在将来也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且借此扶立弘皙大哥哥。”
弘历说到这里,雍正阴沉的脸立即云开雾散,而笑着指着他:“你呀!就不怕把你三伯吓死?”
“不会的,因为三伯素来惜命。”
弘历一脸认真地看向雍正回道。
雍正点头:“虽说如此,但他为维护满都护,不惜在你面前说假话,是让人担心将来,他会不会受一二威胁,也做出假仁假义的事,而真的去支持弘皙。”
“以儿臣愚见,不管是三伯,还是满都护,亦或者弘皙大哥哥,他们存在威胁社稷安危的本因,还是在于他们有数目可观的佐领。”
弘历这时插了嘴。
在他看来,老三这些旗主拥有自己的佐领就相当于后世一大公司里的董事会成员拥有自己的股权,而董事长忌惮的是,这些人拥有股权太多,也就掣肘了董事长行权。
在大清也一样,旗主拥有的佐领太多,也影响了皇帝行权。
“八旗旗务得进一步实行由朝廷任命的流官管理制度,归于专门的官衙管理,让议政王大臣彻底不能存在为妥。”
弘历这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他知道雍正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他才会在这时候大胆提出加强皇权。
雍正笑了笑:“朕何尝不是这样想,但那些大旗主的佐领太多,不好直接削其佐领,否则容易生出波折来。”
“阿玛说的是,但可以日削月割,先进一步把王下佐领集中到自己人这里,然后再设专门的官衙,集中管理所有的旗分佐领,将各佐领的领催、骁骑校任命权握在朝廷手里。”
“这样,旗主调动自己佐领的人马就需要得到相应官衙允许才可以调动。”
弘历也就将雍正后来的改革旗权的想法提了出来。
雍正听到这里,就突然一脸严肃地问着弘历:“你是想要你三伯和堂伯手里的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