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回道。
弘历这话一出,李绂不禁两眼一闭。
连在场的老三允祉也不禁微微一叹,心想这弘历虽聪俊非常,但到底性格懦弱,不敢在盛怒的雍正面前为官绅们说话,也只敢上个奏折说说情而已,也难怪会在看见自己儿子对老十三做剃头之举时,没敢站出来,反而是老十敢站出来,明显是谨慎到有些软弱的地步。
但老三没有因此失望,反而很愿意看见这种结果,而也朝弘历都投出了满意之色。
因为,他很愿意看见将来的大清皇帝性子能弱一点,能遇事畏缩胆怯一些,这样他们这样的王公大臣也不用像在雍正朝一样,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其他王公大臣中,也希望将来的大清皇帝能够性子弱一点。
有的甚至暗想道:“这样畏首畏尾的四阿哥,若将来当皇帝也是好事,大清总算要有个性子软弱一点的主子了!”
雍正这时也配合着弘历,而冷冷一笑说:“那就依照宝亲王弘历所言,将这两结党营私之辈下狱,著刑部议其死罪!”
在场的王公大臣们听后皆惊骇不已。
谢济世、李绂虽然只是两个汉臣,但被处死,是他们都不愿意看见的。
即便是满洲王公。
因为这两人代表的本就不是他们两人的意见,而是整个官僚集团士绅阶层的意见。
两人背后的铁杆同党也没那么简单。
不然,他们给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硬刚雍正。
就说李绂,他很早就是很多满洲王公的座上宾。
而田文镜得罪的也从来不是李绂和谢济世两人那么简单。
他在河南推行的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是真的彻底得罪了天下所有官绅,甚至是许多和汉人官绅结成利益同盟的八旗官员。
所以,刑部满尚书阿克敦这时就咬牙站出来说:“万岁爷恕罪,奴才不敢奉此命!李绂是直臣,性格刚然,实无私党。”
阿克敦的回答,让雍正猛烈地收缩了一下脸部肌肉。
弘历也颇为意外,阿克敦是雍正自己人啊,居然也会为了李绂和谢济世抗命!
谁知,左都御史蔡珽也出列奏道:“万岁爷容禀,李绂、谢济世皆是刚烈正直之士,杀之不祥!还请万岁爷收回成命!”
弘历更加暗自咋舌。
他与蔡珽有过一面之缘,知道蔡珽办事能力很强,也是雍正当年倒年羹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