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汗阿玛提议,对有大儒愿意应征此科的省,增加相应的乡试名额,其府增加相应府学生员名额,其州县也增加相应的州县名额。”
“朝廷已停官员捐纳,汗阿玛又励精图治,摊丁入亩后,又在云贵进行改土归流,说不准将来不只是云贵,更南的地方也会改土归流。”
“所以,大清眼下会很缺官。”
“正好,先多录取一些,观政培养。”
“而对于汉人而言,只要让他们能读书做官,乃至可以做大官,他们中就有不少人会很忠诚,甚至比旗人还忠诚!”
弘历笑着回道。
允礼也笑了起来,看向忒古特等理藩院堂官:“诸公以为如何?”
忒古特等皆面露震惊之色。
话说,理藩院的堂官皆选自满蒙两族,所以理藩院的堂官对满蒙贵族很了解。
比如,忒古特就清楚漠北蒙古贵族和他漠南蒙古贵族不同,前者对大清归属感很弱,汉化程度不强,要不是准噶尔的军事压力,都不会在康熙年间归附大清;而后者不但归属感很强,不少还精通儒学到可以参加科举的地步,已经自视为中华之民,不觉得自己是胡人。
当然,这一现象,在历史上,也直接演化成内外蒙古。
不过,正因为,理藩院的堂官都是满蒙两族的旗人,所以对汉人士绅还不怎么了解。
所以,忒古特对弘历这种损失关内汉人士绅矿利,又用科举手段继续分化控制汉人士绅,达到外务内政皆不误的方式很是意外。
他们也没想到弘历会这么了解汉人士绅。
“回果郡王,四爷这是良谋,奴才着实佩服至极!”
忒古特这时回道。
理藩院额外侍郎班第也跟着回道:“奴才也是一样,佩服至极!”
接着,理藩院左侍郎达色和右侍郎常寿也都回道:“奴才等亦佩服四爷至极!”
允礼因而也就说道:“那就照弘历的提议,给隆科多发院票钧命。”
中央部衙是可以直接给官员发钧命的。
比如兵部、户部就可以直接向布政使、按察使发布钧命,催征粮草等。
“嗻!”
弘历则在这时对允礼补充道:“但是,十七叔,北海一带是绝对不能搁置不谈,您和诸公想必现在也清楚,那一带要是让给罗刹国,只会让罗刹国有机会在喀尔喀蒙古旁边驻扎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