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领袖和自己去了解史料,要好得多。”
“至少,能让他们看见,一种更加科学和不一样的结论,如此也能对人心有更正确的引导。”
弘历这时回答起来。
雍正连连点头,笑道:“这样,明朝士人算是难以洗掉和掩盖自己的耻辱了!”
“就应该如此!”
“编好后这一册,拿来给朕,朕再亲自看看,然后等你咸安宫官学和京师大学堂开办,就先对八旗子弟中的优秀者用这一教材教他们史学,避免他们被人误导,而利于我大清国运长盛。”
“至于经学和治国之道,就以朕在读通鉴论上的朱批为蓝本,也编一册,作为这些八旗子弟优秀者,进一步学习经学和治国学问用。”
“儿臣遵旨!”
弘历的打算是在社会科学上严格管控,在自然科学上允许发扬。
因为,前者目前还不适合自由发挥,毕竟,那样会影响他集中皇权,在将来办大事。
谁让他还没体验当最有权之皇帝的感觉呢?
自然科学要发扬,自然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加强统治力。
何况,暂时提高生产力,也能间接掩盖他过度独裁时,会出现的许多弊端。
总的来说,弘历是要当一个大清版的彼得大帝的,而不是历史上那个好大喜功却又保守自负的乾隆皇帝。
无论如何,既然成为了历史上的乾隆,那就得有点不一样嘛。
弘历相信雍正也是支持这样做的,因为雍正虽然对军事上的扩张不感兴趣,但雍正对内部生产力的提高还是很有动力的。
毕竟,雍正和康熙一样,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外部势力再走大清崛起路,一件是出现明末一样的大规模流民起义。
而实际上,这两件事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朝廷没钱,而不能内稳民生,外抗强敌。
所以,雍正才会拼了命的充实国库,增加税赋收入。
发展自然科学,提高生产力,正好合乎雍正的想法。
而在雍正对弘历这么吩咐后,粘竿处的人突然来到了雍正这里。
“主子,奴才刚得到的消息,尹泰今日杖责了徐氏,还怒骂了尹继善,言其借主欺翁,还说要将徐氏发卖。”
原来,雍正一直也有在派自己的眼线盯着尹家这事。
这也算是雍正的个人特点。
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