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战斗力,差不多是汉王李贲的两倍。
这也是为何汉王李贲听到宁王打下了汉中襄阳城后,避其锋芒,赶紧撤军,避免与李牧相碰的原因。
所以,
大乾的三路大军,表面上看,浩浩荡荡,兵强马壮。
可是与宁王李牧和汉王李贲麾下的军队比起来,差距还是蛮大的。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就算采用三面夹击,平叛的成功率也非常低。
更何况三路大军根本就不团结,这一仗,几乎没得打。
另外,
千万不要小瞧宁王李牧和汉王李贲。
他们敢举旗造反,战斗力毋容置疑。
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两位藩王可是花重金,从西洋人的手中购买过大不列颠帝国最新列装的几百门‘克虏伯野战炮’和重机枪。
李琼自然清楚这一切,所以甘愿成为西门堂的辅助。
其实,
根据大乾王朝的兵部制度。
战斗计划的制定,并非由武将负责,而是由参谋文将进行制定。
武将是执行者,而文将才是真正的主将。
不过这种情况,最近这十几年来开始改变。
自从东洋人和西洋战舰来到大乾之后,文将的地位越来越低。
武将开始变成了战场计划的制定者。
甚至很多时候,文将都只不过是一个摆设,根本就没有人听文将的。
朝廷原本设立文将的目的,是制衡武将的军权。
如果是和平时期,或许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战事频繁,文将很难服众。
只要打仗输了,文将反而成为了倒霉蛋,需要承担指挥不力的罪责。
李琼从小就在军营长大,他可是实打实的武将,一身武功突破到了易髓化劲初期境界!
由于他是兵部大将军。
所以,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自然是由他来负责制定,其他的文将都靠边站。
西门堂虽然是主战,但是陈杰没有喧宾夺主,而是静静的听着李琼的作战计划。
十分钟之后。
“各位将军,都统,大家觉得这次的作战计划如何?”
“有任何异议,现在可以提出来!”
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