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章 六填六烧(2)

着其中的原理,耳边传来如梦呓一般的呢喃。

“他真的会他竟然真的会?”

转过头再看,商妍睁着眼睛,像是钩子一样钉在林思成的脸上。

不是你助教这样,你也这样?

有没有这么夸张?

“商教授商教授?”

“哦哦王教授你说。”

“这釉料配比,怎么这么怪?”

商妍长长的叹了一声:“是很怪,但没错!”

王齐志一怔愣:“这是什么说法?”

“一是助熔,二是强化结构,三是保持点蓝时的釉料流动性,最关键的是:匹配铜胎,并调节釉料的热膨胀系数,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二次烧蓝时的炉温

我预估,修复时的炉温不会超过700,基本应该能控制在650到700之间,原器釉层二次开裂的可能性不大”

王齐志秒懂:如果按照检测报告中的配比补釉,炉温至少要800度,但原器釉层肯定会开裂。所以林思成索性重新调釉,降低炉温。

“但这样一来,等于底釉被多倍稀释,色彩表现、釉面光泽、质感又如何保证?”

“所以,他又另外调配了五种着色釉也就等于,他至少要补六次蓝,入六次炉通过渐变效果,以求与原器釉层一致”

稍稍一顿,商妍又皱紧眉头:“但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只有故宫阳士琦教授和亓昊楠教授修复清代铜胎鎏金透明珐琅花篮座钟时,采用的类似的方法除此外,就再没有过”

王齐志算是知道,商妍为何会震惊成那幅模样:这种方法很难,而且是相当难。

他自忖门外汉,其实也是相对而言。至少他很清楚,温度对于着色氧化剂,以及色阶变化的影响。

温度上下相差一度,烧结后显色系数能差十好几度。

等于林思成把这只盘的修复难度,推高了好几倍?

至于会不会成功看商妍见了鬼一样的表情,王齐志直觉是不大可能。

但结合他对林思成的了解:你越觉得他不可能,他越可能

正胡乱猜着,耳中传来“喀嚓”一声,王齐志抬起头,眼皮止不住的一跳。

林思成,竟然把盘底上的鱼尾给撬了下来?

不是这还没开始补,你就搞破坏?

“林思成,你干什么?”

“检测安全的炉温区间啊?”林思成一脸的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