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2章 跨时代的工艺结合(4)

师生俩说个不停:什么炸珠、累丝、平脱,金汞齐从头到尾,叶安宁像个透明人。

想起舅妈说的话,她又笑了起来:这样的男人最让人放心,狐狸精给他抛媚眼,他只当女人眼睛里进了虫

说的多,吃的慢,一顿早餐吃一个小时。

叶安宁主动拿过车钥匙,给他们开车,差不多半小时,三人到了钟楼。

晨光切过琉璃瓦,青墙上泛出五彩的涟漪。斗拱映着玻璃,在空中割裂出一道道碎红的褶皱。

只是一座钟楼,景色却极美,还不到九点,游客却极多,喧闹而庄重。

林思成和王齐志无心欣赏,直奔地头。

黑底鎏金的牌匾,三个大字泛着光:盛康轩。刚落了下了卷闸门,店员还在打扫卫生。

刚到门前,迎宾上来招呼,王齐志随意的摆摆手:“我们先看看。”

而后,三人踏过门槛,随即,六只眼睛齐齐的眯了起来。

刹那,三人感觉进了宝库:金光耀眼,琳琅满目。

金耳杯,金面具,金盏,金勺,金碗。

鎏金铜樽、萨珊鎏金银盘、金步摇、金剑鞘、金凤银簪、镂花金荷包、金丝翼善冠、鹰顶金冠、鎏金进德冠、金累丝点翠凤冠

从商到秦,从汉到唐再到宋,直至元明清。

从匈奴到鲜卑,再到柔然、突厥、再到契丹女真、蒙古满清。

你先别管他真不真,你就说全不全?

林思成和王齐志面面相觑,眼中流露着掩饰不住的惊讶。

因为一个人学的再精,也不可能将上下五千年,纵横二十四朝,乃至北方出现过的游牧民族的黄金工艺学全,给林思成都不行。

也别说两辈子,八辈子都不可能。

也不可能把具有这些手艺的师傅全部集齐,不然这店开不到西京。

有这技术,故宫敢给他在紫禁城墙上掏个门。国博敢给他在一楼展厅支个摊,就在天安门对面

心中惊的不要不要的,师生俩低头细看,不大的功夫,两人又齐齐的呼了一口气:大都是机铸品,用来骗外行的。

大致就是到各大博物馆拍照取样,更或是直接买的一比一的文创周刊,拿回来复制。

材质大都是铜鎏金、银鎏金,但你要问,那肯定是纯手工艺品。

所以价格都不低,最低的也在千以上。

但也不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