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你有什么本事?(5)

林思成被骂的愣住:老爷子,你心气挺高啊?

算了,说正事吧!

林思成坐到沙发里:“爸,你陪爷爷去复查了吧,医院怎么说?”

“都挺好!”

都挺好就好。

林思成拿起茶壶,给老爷子倒满:“爷爷,跟你说件事:我老师帮忙,给我弄了间工作室,你知道吧?”

林长青接过茶杯:“知道。”

林思成回家讲过,之后林长青特地问了问,知道是学校新聘来的铜器专家,听说能力挺强。而且一来就任院领导,背景也很深。

至于研究铜器的为什么收林思成当研究生,却又给他弄了间古瓷修复室,学校的老同事也没搞明白。

林长青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他从京城弄来点资料,让我钻研了两天。然后,准备以‘古瓷修复’的名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他怕我太年轻,把握不住方向,所以想请您发挥发挥余热,帮我把把关”

林长青怔了一下。

05年申遗才启动,他刚好退休,所以了解的不多,但他直觉不对劲。

养了二十年,可以这么说:林长青后半辈子的心血,全注入到林思成的身上。林思成是什么性格,他还不清楚?

避重就轻,模棱两可这小子又在给他耍心眼。

其它不论,就说王书记研究的是铜器,申请项目却是瓷器,这里面藏着多少弯弯绕?

林长青不动声色,放下了茶杯:“什么瓷?”

林思成顿了顿:“青花!”

林长青眼皮一跳:青花瓷修复,西大都不教不,说准确点,就没有哪个大学教。

原因很简单:一是难度太高。光是一个釉面补绘,青花发色,就够大院校的系级团队研究个几十年。

其次,标本太少,物料成本太高。哪怕是晚清的一堆破瓷片,小小的一只碗都得好几千,年代早一点的,器型再大一点的,至少几万十几万。

“物料哪来的?”

林思成实话实说:“我老师找的!”

林长青愣了愣:岂不就是私人掏腰包?

“技术资料呢,我是说从哪找的?”

“文研院!”林思成眼都不眨,张口就来,“故宫瓷器组的核心技术!”

其实哪有什么资料?只是怕太过惊世骇俗,他和王齐志对好的口供罢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