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3章 没学会走,就想飞?(月票加更4/4)(3)

先是冲着王齐志笑了笑:“王教授。”

而后又看着林思成,叹了一口气:“我还以为第二天你就会来,结果等了两个星期?”

林思成连忙陪笑:“姚教授,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出去找了一下研究标本。回来后又研究了一下,所以没顾上!”

“黄金材质的标本与物料确实少,馆里真品虽然不多,但仿品还是有几件。你不用刻意去找,想练手,直接过来就行。”

姚汉松笑了笑:“你也别觉得不好意思,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再怎么研究,金子又不会少!”

“对,您说的对!”

边说边进了办公室,林思成不住点头,王齐志暗暗叹气。

再是仿品,那也是金的。

几人坐定,张平泡茶,林思成打开了箱子:“今天来,就是想请姚教授看一看,这两件东西能不能用得上!”

姚汉松点着头:“好!”

起初,他并没有在意,心想林思成是不是又去了之前的那家店,买了两件何锦堂的仿品回来?

当然,何锦堂的手艺确实没得说,比他,乃至比馆里的金艺老师都高。

但说实话,毕竟是现代的民间工艺仿品,铜多金少,甚至是铜器鎏金。如果要研究真正的唐代宫廷黄金工艺,刚开始学的时候,还是尽量别碰的好。

容易误入歧途,被带偏了。

但等林思成打开箱子,拿出东西,姚汉松先是一怔,而后瞳孔倏地一缩。

明代五梁金丝冠?

宋代朱漆戗金莲瓣式奁?

关键的是,不像是仿品?

他下意识的站了起来,从林思成手里接过金冠:

金箔錾纹,玛瑙压光,金丝网用的是“编灯笼空儿”。

冠梁为辫股,用的是堆灰法。

内衬赤金梁,外部累金珠。

特别是最后这个“累金珠”:承自于唐,更胜于唐。与唐代的炸珠工艺有最直接的关联。

关键的是,竟然是真品:等于照描画虎,依旧文献中的古法炸珠,只要能炸到金冠梁珠这个程度,就说明技艺复原完全合格。

上面还粘着一朵珠花咦,压玉法、压印法?

哈哈,宋代的三师官冠珠花?

再看另一件,宋代朱漆戗金莲瓣式奁,这个更真!

而且,与林思成和王齐志准备研究的,已接近失传的“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