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8章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4)

林思成叹了口气:“刚从文物贩子那收的!”

“花了多少?”

“不多,三十五万!”

才三十五万?再翻十倍都值

姚汉松爱不释手:“那你叹什么气?”

林思成顿了一下:“上一周,边防机关截获了一方‘富平候印’,金的!”

姚汉松猛的愣住:不加谥号,必为列候始候那是张安世的列候金印?

而且,从未有出土先例,等于那是举世间第一方。但差一点,就被盗墓贼弄到了国外。

而与之相比,这方铜镜算得上什么?甚至有些不值一提

下意识的,老人想起刚才他唠叨时,林思成半开玩笑的那一句:早点找到墓,也能被少盗一点,也能少点损失

自己这觉悟,还没这小孩高?

姚汉松叹了口气,拍了拍林思成的胳膊。

只是检测锈迹成份,速度很快。也就半个小时,就出了结果。

瞄了一眼,林思成心中猛的一松。

果然,一点儿都没猜错:两方铜镜的锈层成份,一模一样。

姚汉松也看了一眼:“埋重了?”

林思成点点头。

在西京,像这种两个朝代的墓摞一块,一点儿都不稀奇。有的时候,甚至能挖出三迭墓:汉一层,唐一层,宋元或是明清又一层。

姚汉松盯着两方镜子:“能不能判断出来大致出土范围?”

林思成点点头:“能!”

金银平锐工艺始于大周武皇长寿年间,安史之乱后被肃宗禁绝。

等于就造了六十来年,这期间有资格封县主,且能葬在长安的李氏宗氏女数一遍,不外乎就那十家:崔、卢、郑、王、韦、裴、柳、薛、杨、杜。

再结合“与张安世墓重迭”、必然在凤栖原这一点,基本能缩小到两家:城南韦杜,去天五尺!

所以,就凭这两方铜镜,林思成敢把之前说的“张安世墓疑似在凤栖原”的“疑似”去掉。

只要能找出韦杜两家在武皇到玄宗时期娶过的县主,林思成就敢把墓葬范围锁定在一公里之内。

到时候,连墓都不用找,只需要工一停,警方再一围

正暗暗转念,“噔噔噔噔”,皮鞋踩着地砖,像是一阵风,又快又急。

将将转过头,身影一闪,陈朋站在实验室的门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