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2章 批改论文(5)

其中的生物物质吸附成膜,即防水又防氧,为铜器提供保护但具体是哪些生物物质,却没人研究过。

又具体生成了什么膜,具体是保护的作用多一些,还是缓蚀的作用多一些,更或是形成了生物降解作用,更没有人研究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

朱开平静静的听,好久,他皱起眉头:“师弟,那已经涉及到生物技术的层面”

“对!”林思成点头,“但没谁规定研究文物保护的就不能研究生物技术我们研究的是铜器的防锈技术,管它是化学、生物,还是物理技术,能防锈的技术就是好技术!

再说了,植物提取而已,顶多再研究一下氨基酸和衍生物,对朱师兄而言,又不是特别难?”

朱开平的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对他这样的生化博士而言,确实不是特别难,但如果给只修物理、化学类的文物技术专家,这就是天书。

你就说,这护城河够不够宽?

而且可行性极高要不高,不可能一用就是上千年!

朱开平忙接过论文:“师弟,你提的这个方向相当可以啊,但之前怎么没听过,谁有过研究?”

林思成笑了笑:“成本太高,且不持久!”

朱开平恍然大悟。

换种说法:既便申请专利,暂时也没什么市场。

但最多三四年,陆续爆出欧美国家的金属防锈剂,缓释剂大部分都会致癌之后。

之后,才有国际机构大规模的研究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缓蚀剂,林思成只不过稍稍提前了五六年。

唏,第一家是哪个机构来着,就记得好像是瑞士,还是美国?

但无所谓,闲着也是闲着

他又讲了一下细节,朱开平索性也坐到下面,拿起笔记了起来。

王齐志听的懵懵懂懂,但经验告诉他,林思成提的这个方向,搞不好能出好多项专利的样子?

而且不止是文物保护,还涉及工业技术,生活应用

李春南和陈朋当然听不懂。

看了好一阵,陈朋指了指:“王教授,那位是谁,就感觉岁数大一点的?”

“实验室的骨干研究员,朱博士。下面那些是硕士!”

啊,博士?

但感觉站林思成面前,好像有些拘束?

陈朋想了想,不懂装懂的夸了一句:“探讨的氛围挺不错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