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98章沈度真迹(5)

太低。原因很简单:递藏无序。

除了董其昌的题和印,再不见一方鉴藏钤印,不见一句鉴藏的题词与跋文。

说专业一点:没有真伪的史学锚点,没有艺术理念的延续与影响。也没有文人精神的连续性载体,更没有鉴藏生态的时代镜像。

更更没有其艺术价值在各个时代的市场背书。

也别说董其昌,哪怕是乾隆真迹也得打个折口。所以女人才拿着画到了荣宝斋。

如果出价合适,荣宝斋收了最好。既便收不了,盖个鉴定章也行。

别奇怪,荣宝斋真有这项业务:鉴定为真迹后,会帮客人盖上表明真迹的印戳。起步十万,最后具体收多少,要看画作的市场价值。基本上是十万的基础上再加一成。

有了荣宝斋的章,就能上拍。价格定高点,多上几次,各大拍卖行的鉴定章也就有了。虽然比不上真正的“鉴藏有序”,但至少有了背书,价格要高很多。

不像现在,最高的都才出价八十多万。而近几年董其昌山水图的拍卖价,最低的都在三百万以上

老人刚要说什么,女人轻轻一摆手。

勾着的腰慢慢坐直,双眼盯着林思成,神情既狐疑,又凝重。

“画的材料不对?”

“都对!”林思成摇摇头,“轴对,绢对,绫也对。纸、墨、油、印泥也都对。”

女人紧追不舍:“那是印不对,或是题字不对,更或是画不对?”

“印对,董其昌亲自提刀的自刻印。题字也对,董其昌的亲笔手书。画,也算对,至少各大行都认。”

林思成了顿一下,语气稍稍一缓:“但是王小姐,我如果讲的太细,你心里肯定不会舒服。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里不收,换一家就是,没必要让自己不开心”

女人的心脏跳了一下。

画,也算对?

没必要让自己不开心?

岂不是说,还是画有问题?

但女人不大信。

因为老人没说谎,她真的到京城请国画院的专家看过,专家说是真迹。

甚至去过保力、嘉德、京城瀚海,这三家也说是真迹。

只是因为预估的起拍价都太低,所以她才没有送拍。

女人想了想,微一咬牙,拿出了支票本,“唰唰”就是一顿填。

前面一个“4”,后面四个零,整整四万。这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