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99章 何止是三百万(4)

太湖石三百万,查示标的仿作卖三百万,董其昌的代笔也卖三百万,这幅字又卖三百万?

林思成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

东西当然值三百万,但前提是要知道来历、出处、其中的蹊跷,以及发生过的变故。

不是林思成故意坑她,也不是他吹牛:除了自己,或是故宫,这东西她不管拿到哪,别说三百万,三万都悬。

所以,靠眼力和知识赚钱,不寒碜。

看林思成默不作声,那位老专家猛使眼色,然后,伸手比了个四。

王明星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四百万!”

老专家愣住,差点一头磕到茶几上:你也是真敢要?

他虽然不知道这是谁仿的,但至少知道:轴心,就中间的那一部分,不论是纸还是字,年代不会超过宣德与正统。

而数遍这二朝,擅写台阁体的除了沈度,剩下的名人一巴掌就能数得过来:三杨、沈度之弟沈粲,沈度之子沈藻。

但不可能是三杨:堂堂宰辅,不至于去仿侍讲学士的字。再者,风格也不像。

那就只剩其弟与其子。

沈粲与沈度并称为二沈,官至大理寺左少卿。沈度之子沈藻,官至礼部员外郎。

这两位都算是明代的书法家,官也做的不低,但在史料中的记载,还不及其兄的十分之一。

所以,哪怕真是这两位的真迹,市场价值还不及沈度一成,二三十万顶到天。

王明星当然不差这么点,所以老专家的意思是:所谓有钱难买心头好,这小孩这么直接,明显是对这幅字独有所好。王小姐你试一试,四件一起卖,看他要不要。

但王小姐会错了意,张口就是四百万人家又不是傻子?

他叹口气,环指了一圈:“如果要,四件一起!”

林思成却直摇头:“那你们留着吧!”

老专家愣了一下,王明星也愣了一下。

“那你能出多少钱?”

林思成不假思索:“五十万!”

几个人又齐齐愣住:这么高?

总不能,真的是沈粲和沈藻的仿作?

不管是这两位中的哪位,这么大的篇幅,二十三万应该是值的。剩下的,自然是真题与真印的价格。

反言之,如果是这两位仿的,从沈度遗留的其他作品上裁两道印和跋,自然轻而易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