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6章 不值一提(2)

自己一时激动,乱了方寸:做为朋友,这样的话问都不应该问。

不觉有些赧然,他左右乱瞅,把最后那本柳庄神相抄在手里。

本来是想掩饰一下尴尬,但信手一翻,他又愣住:

“柳庄神相还是武英殿刻本?”

这书可不普通:四库全书中拢共收录四本相术典籍,柳庄神相为其一,而且是唯一一本由乾隆钦点收录。

暗暗嘀咕,他又翻开封面:啧,好多章?

大的小的,圆的方的,林林总总二三十方,不大的两面纸,盖的密密麻麻。

“归真,停云馆,来羽山人,抱朴,养拙轩咦,清和散人?看来是从樊道人手里传下来的?”

郝钧一方一方的辩认,嘴里还念念叨叨。但看着看着,突的一顿。

赵修能瞅了一眼:“怎么了?”

“赵总,你看这个”郝钧手一指,“九迭篆这一方,这是乐什么乐善对不对?”

“对,就是乐善!”

赵修能也跟着念叨,随即,瞳孔缩了一下。

乍一眼,挺普通。意境甚至还没有前面的“归真”、“抱朴”来的高。来一百个人,九十九点九个都只当是闲印,一掠而过。

但刚刚才看过两位皇帝的肖像画,又看过雍正的亲王闲章。但凡了解一点清代历史,看到乐善的第一眼,就能想到了乾隆为皇子时,用来读书的乐善堂。

郝钧没去过,赵修能也没去过,具体在哪一块不清楚。但他们至少知道,乾隆一生最为得意的诗文全集乐善堂集,就在乐善堂创作。

荣宝斋曾拍卖过两卷内务刻本,上面盖的就是这么一枚章,赵修能同样见过钤有乐善堂印的清宫内藏字画,上面盖的还是这方章。

仔细再看,再努力回忆:一模一样

两人继续往下找,来回两遍,又齐齐的一伸手,指着乐善旁边的桃花坞。

乍看喻意,同样很普通,明清两代拉出来十个文人,至少三四个有这种闲章。甚至还没之前的“停云馆”,“养拙轩”来的好听。

但问题是,看这刻工,看这篆刻风格,和那方乐善根本就没区别。

再和刚才的那方圆明居士做对比:这两方印的架构更为工整,线条更为精细,字体更为严谨。

这摆明就是内务府玉作工达到巅峰时期的“乾隆工”

两人对视一眼,又抬起头,盯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