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4章 京师天宫志(4)

太流行,就想着找个内行鉴定一下,能出的出一出”

就说怎么这么多。

但别说,真有好东西。

林思成先挑起了一对鎏金银环。

银丝鎏金,累编而成。龙耳后贴,无角无爪,颈部之后则为鱼身。

这种造型称之为“鱼化龙”,源自唐朝,盛于宋、包括元和明,四朝均不禁民间佩戴,专用来束发。

宋、明时进士高中,皇帝有时也会赐这种发环,喻意“鱼跃龙门”。

清不行,别说龙了,鎏金器都不让用。

老化痕迹很重,些许处已磨完了金漆,露出内里的银质,但做工很不错。

看了两眼,林思成往下一放:“工艺不错,朔州的金泥工(金汞齐),应该是明中晚期左右,大致正德到万历年间”

庄子敬顿然一喜:“明代?”

“对,明代,不过是民间工艺!”

之前请人看过,庄子敬当然知道这是民间工艺,但不知道具体是哪的工艺,年代也断的模模糊糊。

心里一直没底,所以就没出手。

现在知道了,明中期,朔州银铜鎏金,比照近几年的行情要价就行。

庄子敬道了声谢,郑重其事的放到一边。

林思成又拿出了一件手镯:

依旧是鎏金银累丝,依旧是龙形。但比之前一件,做工更为精细,工艺更为复杂。

其它不说,只看镂空龙身、银花丝的编法就知道,这一件比那一件难累的多。

林思成看了好一阵,递给赵修能:“师兄你看,是不是很眼熟?”

赵修能接到手中,眼睛一亮:“造办处金银作?”

听到造办处金银作,庄子敬心里一跳,但随即,林思成一盆凉水就浇了下来!

“确实是宫廷老工匠的手艺,但老化程度一般,顶多七八十年。应该是老艺人出宫后编的!”

林思成还了回去,“民国!”

庄子敬也不在意,继续往外拿:“林老师,你看看这把梳子!”

“现代仿的!稷山(属运城)的螺钿工艺,不超过十年!”

只是一眼,林思成就摇头:“庄总,我自己来吧,你放心,好的肯定全给你挑出来!”

庄子敬讪讪一笑,再没吱声。

又拿出一件,林思成眼睛一眯:螺钿累金丝点翠手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