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1章 一拍即合(7)

天,给你们一周,哦不半个月,你们行不行?

没人说话。

半个月行不行,这个先不论,就说林思成的这种方法:不调研,不走访,甚至连勘察计划,连地埋测绘图都没有?

来了就步行踏查了一圈,而且用的是最为古老的方法:看山,看水,看地势?

没用任何高科技,没用电阻,没用地磁,转了一圈后就画方位图,然后就钎探。

就这个简陋到不能再简陋,近似于开玩笑、走过场一样的方式和程序,他们别说会,听都没听过。

结果呢?

前后画了三张图,林思成说原料区在哪,原料区就在哪。他说哪儿是窑炉,窑炉就在哪儿。

而最让人想不通的就是这一点:既然连国内都是首次发现,那这一座窑,就等于是举世间的第一座,对吧?

那林思成怎么知道,这座窑外部长什么样,内部又是什么样的构造?

甚至于,分毫不差?

真的,不止任新波一个人这么想:和林思成一对比,就感觉十几年的书读到了狗肚子里。干了二十多年的考古,一直在混日子?

感慨间,会议有条不紊。

不管是局长,还是蒋市长,对林思成都很客气不,说准确点,应该是尊重。

每一个议题,两位都会征询一下林思成的意见。林思成一般不发表意见,但只要开口,基本全部采纳。

林思成建议:划时代的重大发现,肯定要向上级部门报备,但山西的考古勘探水平处全国第一梯队,以文物局考古院为主,各相关单位协助,发掘北午芹遗址完全足够。

同时,省文物局文遗院、规划院可以与西大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开创院所一体的新模式。

更可以联合山西大学人文学院和历史学院,尝试多学科深度交叉研究。

说人话:不管是发掘还是研究,咱们自己的力量就够用,没必要请外援。不然光是一个主导权,就能吵到天昏暗地。

如果非要请,也要请自己人,比如西大。

当时林思成说到这儿的时候,不是没人想过:西大是陕西的西大,怎么就和山西成自己人了?

旁边的同事一解释,他才明白:一天就找到三座窑,领导的脑袋又没被驴踢肿,后续勘查当然还是以“西大文物修复中心运城分中心”为主。

以此为钮带,西大当然算自己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