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都没几件。
你倒好,一找就是上吨这不是扯寄巴蛋?
但一想到林思成找到古垛、固镇遗址的过程,到了嘴边的话,硬是被孙嘉木咽了回去。
山西没有名窑,更没有名瓷这是自清朝到现在,近四百年的共识。
但硬是被林思成给打破了:不但有名瓷,还是贡瓷,而且不止一种:诗文瓷枕,三彩陶枕,卵白玉瓷。
特别是这五处窑址,地表没有任何标识,就跟大海捞针一样。林思成能找到,难道凭的是运气?
孙嘉木猛呼一口气:“林思成,一吨?”
“嗯,可能还要多一点!”
那就是一吨多,更或是两吨?
直觉不大可能,孙嘉木很想问一句,从哪找到的。
但想了想,他没问出口。
这和信不信任无关,而是地方不合适。
他想了想:“看过样本之后呢,你想让我和吴司做什么?”
“主要是请孙处长和吴司长指导一下!”林思成呲着牙笑:“其次,孙处长不是答应过,要帮我们推荐期刊,还要帮我们申遗,不得提前去了解了解?”
孙嘉木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和林思成打的那个赌:林思成输了,给他打长工。他输了,帮林思成走门路。
但这个时候就论输赢,是不是太早了些?
一是林思成所说的成吨的样本,依旧存疑:就一个星期,他从哪里找的?
其次,不是有样本,就一定能复原出失传工艺。即便能复原,研究时间也得以“年”计。
比如五大名窑,比如龙泉窑,德化窑,建窑,遗址够全,样本够多吧?
每一家都是国字头机构领衔,多机构协作研究,而最短的建盏,都用了两年。
而林思成研究了多久?
从他刚到山西的那一天开始算,也不过四个月
“我知道,所以才请孙处长和吴司长去参观一下。一是请两位领导指导指导,二是实地看一看,我们复原工艺的可能性有多大!”
“孙处长你放心,耽误不了几天,最多两三天,到时候让老师请你吴司长喝老茅台,至少十年的”
林思成比划了一下,语气轻松,“而且绝对不白去:参观完之后,孙处长你让我打哪我打哪,你说让我白干多久,我就干多久,干什么都行。”
咦,这不就等于,林思成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