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4章 屈才了(4)

微球负载bta缓蚀剂型自修复耐蚀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及2005年,bta系列缓蚀剂对铜缓蚀作用的光电化学比较”

林思成每说一篇,吴晖的眼皮就跳一下。

有些他知道,比如徐群杰教授:这位是中国能源材料电化领域的大牛,负责的全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而且同时研究好几项。

但他的主攻方向是电厂化学、储能电池材料、电力材料防护。相比较而言,金属防护的比重极小,细分到bta考古领域的研究,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徐教授提出的方向,只是方向,提完后扔那就不管了。

国博立项时,倒是有人提过,要不要试一下。但随即就有人反对:一是没电力集团有钱,二是没徐教授专业。他都没有持续研究,可见难度之大?

随后便做罢。

有的吴晖也了解过:武汉大学的何俊教授提出2-巯基苯并咪唑和钼酸钠,这个方向是电镀领域的镀铜光亮剂方向,和bta沾点边,但也有限。

还有南京博物院的徐飞教授,amt是偏钨酸盐,与bta配比,效果还不如基础溶剂。

所以,如果说林思成靠这些论文推导出实验单元、构建出排列方式,乃至准确预测实验单体,吴晖坚决不信。

林思成左右看了看:“我再说一本,但吴司长你听一下就好,出了这个门,我肯定不认

1991年11月,轻工部出版过一本技术资料:近期美国精细化工配方与技术,其中就包括bta无机盐复配、有机盐协同,不知道吴司长有没有印象?”

精细化工配方,还包括技术不可能!

美国佬能这么大方?

吴晖半信半疑,努力的回忆:“我怎么没印象?王齐志你有没有印象?”

王齐志直摇头。

“因为期刊就登了一期!”林思成笑了笑,“美国给的技术,十月份给的,十一月份出版的,第二年元月份就要走了,之后明令限制我们使用。所以,九二年二月份,国务院下红头文件,把全部的期刊全追缴回去了”

王齐志瞪着眼睛,听故事一样。

吴晖回忆了一下,脑海中闪过一道光: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了。

之前,两家可谓是好的蜜里调糖,但之后急转直下。借用当时新华社的一句话:中美关系极度紧张。

按照林思成的说法:老美刚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