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72章 参观,考察(3)

厦,所以局领导在这儿都有备用的办公室。

三个人转着茶几,在沙发里坐了一圈。孙嘉木不疾不徐的讲,刘书贤听的很专注,吴晖则在一旁摆弄茶具。

水“咕嘟嘟”的滚开,吴晖泡了一壶,一人分了一杯。

刘书贤接过茶杯,又感慨了一下:“这小孩有点东西!”

何止是有点,而是不要太多?

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率队,能不能在四个月之内,把六处窑址全找出来?

遑论还要把十几种名瓷的工艺技术研究透,并论证关联性?

孙嘉木怎么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那他的诉求点是什么?”刘局长抿了一口茶,“费这么大劲,总要图点什么吧?”

“复原卵白玉瓷工艺,也就是北宋湖田窑影青瓷!”

吴晖放下茶杯,走了过来,打开了那口盒子,“司长,你先先看看这个!”

刘书贤怔了一下,孙嘉木也怔了一下:

四只杯子,一件比一件薄,一件比一件透。

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如玉一般。

再和故宫与国博珍藏的影青瓷文物对比,有什么区别?

甚至于,感觉仿烧瓷的感观要更好一点?

吴晖指了指:“这是来京城之前,林思成烧出的第四炉,按他的说法,和展馆中的湖田窑影青瓷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仿真度顶多百分之九十”

“一是釉色呈色机制:影青瓷的主要呈色元素是铁,微量元素的干预性很低。但这几件中不但添加了河津窑细白瓷的铍、钛、锰,还添加了微量的钴”

“其次,如果以肉眼观察,釉色基本一致。但如果做光学检测,就会发现结晶相有误差林思成称,这是釉面析出钙长石微晶的细节不同所导致。

说简单点:缺乏原瓷具体的烧成曲线,即阶段性控温、窑炉气氛、降温过程中二次析晶速率等核心数据”

“这几点,都没办会通过标样分析推导,必须发掘遗址,参考窑炉构成、分析灰渣、窑汗等遗存物”

吴晖娓娓道来,刘书贤不住点头,双眼却紧紧的桌上的四只杯子。

孙嘉木更是被震的愣住了一样。

复原古瓷工艺,仿烧古代名瓷,他们不是没见过:故宫陶瓷研究所、文研院陶研所、景德镇大学、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等都算是类似的机构。

第二档的则更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