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八九百万,估价才两百多万,到手后,当场就能赚个三四倍。
这才叫捡漏。
不过话说回来,这儿可是京城:名家云集,内行扎堆。随便来一个,都能认出这些款和印,继而推测出这幅画的价值。
但万一呢?
转着念头,林思成示意了一下,比了个手势。
叶安宁秒懂,在本子上写:王翚吴山积雪图,六百万。
记好后,几人又往下,但没走几步。赵修能停下指了指。
林思成仔细一瞅:一幅石涛的诗书画卷。
诗多,画少,一平方尺的画心,将将能做个扇面。
画的也极简单:两丛干枝,十数朵寒梅。
诗却极多,又是题,又是跋,林林总总七八首。
印也极多,大小十一方。既有石涛的铃印,也有后来的鉴藏印。
基本全是名家:清道人,即李瑞清,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光绪时任江宁提学使,江苏布政使。
向迪琮,中国同盟会成员,民国时任sc省政府高级顾问,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上世纪五十年代年任sh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石宴室主小鉨,因为出现的少,这方印知道的人比较少,但主人却极有名:杨昭儁,民国时期篆刻家、收藏家,与齐白石、易大庵并称“湘中三铁笔”。
唐云,这位更有名,生前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sh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
过几年,他的作品会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名家限制出境名单,禁止出境。
再看价格:一百五十万到一百八十万,林思成直接摇头。
因为画的太简单了,接近于潦草,甚至是有些敷衍。
哪怕这确实是石涛真迹,鉴藏者全是名家,甚至跋文中明确提到,是张大千装裱,也不值这么多。
即向迪琮题诗并附了一幅水仙画之后:右石涛师所作墨楳水仙及自书题画诗共三幅,大千道兄装璜成卷,属题,因赋此解题水僊幅。
所以,并非所有的名家真迹都值钱,哪怕同样递藏有序。
看赵大和赵二眼睛放光,蠢蠢欲动,林思成提醒了一声:“别眼热!”
两兄弟立马收回了目光。
几人继续往前看,走到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