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发飙(2)

‘电力飞行’也做了深入调查。

这是家市级重点初创企业,买过媒体稿件,自夸是‘明日之星’。但经营两三年后,压根没迎来‘低空经济’的爆发。

就在上个月,公司账户上的资金已经难以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的款项也拖欠好几个月,创始团队急得满嘴燎泡。

这不是企业技术不行,而是市场的问题。然而,转机来得猝不及防

‘祸精’控股的‘圣光’以外资身份突然注资收购,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银行经理们乐得合不拢嘴。供应商们更是喜出望外,原本要成为坏账的欠款一夜之间全部结清,所有人都大松一口气。

短短半个月,‘电力飞行’的员工规模翻了一番,研发团队日夜不停地运转。

但萧金浪敏锐地注意到,这家企业的技术实力并不出众。

所谓的‘独到之处’,在业内专家眼中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的创新。

真正令人玩味的是‘圣光’接手后的运营模式——在人力成本上毫不吝啬,却在研发和制造环节精打细算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最让萧金浪哭笑不得的是那架经过‘祸精’亲自指导研发的新机型。

当他第一次看到设计图时,差点以为自己在看什么科幻电影里的道具。

那架飞机代号‘疣猪’,其外形真就像只长了翅膀的猪,棱角分明的机身配上短粗的机翼,丑得别具一格。

别家机型追求流线型外观,它是反其道而行之——丑出一定水平后,有点蠢萌的感觉。

‘祸精’没有盯着国内市场,也没把赌注压在欧美市场上。他让研发简化设计之后,目光转向亚非拉不发达地区的需求。

根据一线同志的汇报,位于迈阿密远郊的测试农场里来了不少南美客户。

由于客户看着就不是正经来历,农场特意加强了安保,但没拒绝他们的参观。

农场的劳工也被聘用为地勤和飞行员,加入验证机的测试,算是培养‘后备力量’。

此外,‘祸精’还接触了南美华侨——海外华侨有商会组织,其实大部分很抱团,认识一个就能认识一群。

‘电力飞行’在迈阿密的飞行展示很成功,当地舆论却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

部分‘友商’在暗中鼓动,宣传‘电力飞行’威胁了米国的国家安全,要求对其进行强制收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