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收容(2)

是如此简单,居然给幸存者提供救济,这是我没想到的。”

在救济站外的停车场,几十号身体状况较好的被收容人员在晒晒太阳,走动走动。

有两个其貌不扬的男人面对面的错位站着,目光看似随意的观察救济站的岗哨,在低声交谈。

其中一名男子头发凌乱,胡子拉碴,脸颊还瘦的下陷,看着就像流浪汉。可他神情阴冷,对周围一切布置就暗记在心。

另一名男子个子高些,但人很消瘦,同样气呼呼的低语道:“我刚刚问过了,被收容的幸存者可以靠工作换取更好的生活。

我们散布的恐慌言论没起到任何效果,那些墨西哥士兵不阻止任何人离开,但他们严格禁止进来的人带武器。”

救济站提供很多工作,特别是有点技能的人,很容易得到一份工作。至于一无所长的人,种地总是用得上。

“该死的‘圣光’,因为他们的无条件收容,最近城里的治安都平静不少,有种恢复秩序的错觉。”‘流浪汉’气恼的说道。

——

提出救济收容政策的是周青峰的老丈人,杰夫.康纳利,目的是收集人口。经过‘圣光’内部多次讨论后,决策层认为可以试试。

萧金浪和林安全其实偏向于从国内调集人员过来,就像搞一场大规模的殖民。

国内虽然也人口暴跌,但移民个百八十万还是没问题的,这足够在北美建立一座城市,运力很困难,但不是不能解决。

可真来这么多人,吃喝拉撒怎么解决,总不能让他们也啃土豆,过得比在国内还苦吧?

另一方面,散落在北美城市和乡间的幸存者本身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圣光’不去收容,就要被其他组织收容。

这些人肯定不可靠,但‘圣光’也没打算重用他们,收容至少能当基本劳动力,若他们走投无路被其他组织收容,就要成为敌人的一部分。

所以萧金浪决定两条腿走路,先利用自己当前的资源优势,确保闲散人力不被潜在对手所用。

第一个救济站就开在里士满的城区,地点选在詹姆斯河的一个小岛上。这地方不大不小,环境相对封闭,方便管理和监控。

初步估计,‘大里士满’地区还有十万幸存者。无条件收容只进行了一周,来救济站的人员就超过两千人。

这给‘圣光’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大部分幸存者在身体好转后还是愿意工作换取更好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