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章 诸葛薨,顾烨起势(求月票)(2)

赴前线?

但诸葛亮却直接摇了摇头。

他事必躬亲的性格便早已注定了他的结局。

纵然大汉没有这般天灾,诸葛亮亦是会倒在兴汉的路上。

刘备、顾琛、顾泽;

当这三人将重担交给他的那一刻起,诸葛亮此生的结局便已然注定。

他并未多说什么。

只是将那一份奏疏交给了顾烨,让顾烨拿回去钻研。

顾易明白诸葛亮的心思。

就如同当初的顾琛将朝政交给他自己一般。

诸葛亮将此事交给了顾烨。

他已经看出了大汉官员考核的纰漏,但现在的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考虑这些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

随着顾烨离去,诸葛亮缓缓地拿起了一旁的毛笔,借着这昏暗的灯火,在身前的纸张上写下了早已想好的一个个名字。

延康五年,五月;

诸葛亮率通水利之人包括顾氏第七代子弟近百人赶赴兖州。

临行之际——

刘禅率领百官送别。

看着诸葛亮逐渐佝偻的身躯以及满头的白发,他的双眼在不觉间也是红了起来。

此时此刻,相比于当初顾琛离去之时又是何其的相似?

刘禅觉着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太累。

纵是权势滔天,也只能坐视一个个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人离他而去,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是何其残忍之事?

泪水不知何时便在刘禅的眼神之中滑落了下来。

顾烨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相比于伤悲,他的目光却更是坚定。

他似乎是想要做些什么。

自这一日后,顾烨再除去每日例行的学习之后,便开始仔细的钻研起了大汉当前的选官政策。

他似乎是打算在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直接将此事定下来。

就如同当初的诸葛亮一般。

在顾琛还在世的时候,通过科举交出了一份让顾琛心满意足的答卷。

此事对于他个人而言自然艰难。

对于核心制度的改革;

也唯有足以冠绝当代的人杰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才可以做到。

饶是昔年的顾熙,也是经过数十年的思索,才确定了最后的制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