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让他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
为了避免传染,诸葛亮更是不准他人来见。
唯有一个愿意陪着他赴死的下人时刻照料着他。
哪怕就算是到了这种地步,他仍是在关注着当前的局势,借旁人之口来传达赈灾之事的进展。
“丞相.”
再一次说完了赈灾之事,看着床踏上奄奄一息的诸葛亮,那下人的脸上满是悲痛之色,直接便跪了下来:“咱们回洛阳吧。”
他满脸悲痛之色,滴滴泪水不断滑落。
闻言,诸葛亮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双眼通红,整个人的状态极差,仿佛随时都会油尽灯枯。
“回洛阳?”
诸葛亮轻声呢喃了一句,又微微摇了摇头:“我回不去了。”
这一瞬间,他忽地就想起了当初他去见顾琛时的一幕。
却没料到时隔多年。
他竟然会说出和顾琛一模一样的话。
“丞相.”下人脸上悲伤之色更浓,似乎还想再劝一劝。
但诸葛亮却直接开口打断了他,声音虚弱的交代道:“告诫他们,万万要做好一切准备,决不能让赈灾的灾民们饿着肚子。”
“要注意好蓄水池的修缮.也要注意好病者的隔离”
这几乎算是诸葛亮每天都要交代的细节。
但还未等他说完。
就在这时,一道急切的脚步声忽然传来,停在了帐外。
“丞相,洛阳急报!”
闻言,诸葛亮的表情瞬间一变,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慌乱:“可是洛阳出了事?”
下人不敢犹豫,连忙起身走到营门前开口问道:“何事?”
外面的甲士并未多言,只是将奏疏递了进来。
下人自觉的拿着奏疏走到了诸葛亮面前,打开奏疏通篇诵了出来。
“当今选官之制科目繁杂”
“小子以为可分设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以及临时的特科。”
“秀才科当以时务策与经典理论为主;”
“明经科科当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背诵与注疏;”
“进士科当以治国策略为主”
下人仔细的读着奏疏上的内容。
诸葛亮的表情原本还十分的紧张,但听着听着他的表情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