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89.人术分离(4)

生切除肿瘤......然后将它侵犯的胃远端及一部分十二指肠也一并切除。”

又是一次典型的人术分离,在卡维提升了维也纳整体手术的成功率后,有段日子没见到这种情况了,现在看来感慨万千。

不过和当初看希尔斯不同,他现在不再抱着单纯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种现象,而是变得更为客观。

包括塞迪约在内绝大多数外科医生,并不傻,都知道病人生死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可他们依然选择保留原先对手术的认知。

即病人的生死是病人的,医生肯定在意,但也没那么在意。而医生的手术则归医生,手术成功与否看的是能否完成原定手术目标,病人存活则可以看作完成既定目标时的一种意外。

这并不是他们冷血、无知、心理扭曲,而是一种为了减轻手术失败带来罪恶感所产生的特殊借口。

毕竟在这个年代,病人死了是意外,活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意外。

不出意料,在波里斯先生被宣告死亡之后,原本手忙脚乱的手术团队反而变得冷静许多。没有生命的重压让他们的手法渐渐老练娴熟,每个人脸上也没了刚才的紧张。

看来他们还是更习惯解剖死尸,而不是治疗活人。

......

卡维已经很就没见过那么夸张的内脏肿瘤了,就算距离那么远也依然能看到病人的幽门肿成一个苹果。周围有破溃,有黏连,腹腔肯定有转移,从现代角度去看,其实并不适合手术。

如果撇开这点,单论手术方式的话,卡维还是更倾向于毕-i式手术。

这个称呼“毕”的来源即是比尔罗特的billroch,术式从140多年前创造至今经过各种改进和微调,仍然活跃在普外科的手术台上。

毕-i式直接吻合残胃和十二指肠,操作简单,吻合后胃肠道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所以并发症相对较少。1

优点很多,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肿瘤有黏连,十二指肠本身就被周围复杂结构拖累,游离肯定有困难。加上肿瘤范围较大,胃切除的范围如果增大的话,在做胃十二指肠吻合时张力会变大。

如果肿瘤真的影响切除后的吻合,卡维还是会改为操作更加灵活的毕-ii式。

同样由比尔罗特设计,直接舍弃掉解剖结构复杂,没办法做灵活吻合的十二指肠,而是选用后方简单的空肠。毕-ii式的胃体切除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