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0章 重叠!重复!重叠!(2)

的飞行经验再次涨了一点,看来他之前发射的pl15改进型命中目标了。

就和他想的一样,s波段雷达上,六个目标中的一个失去rcs,下一秒预警机的通信接入:“干得好(goodkill)!”

对于指挥员的夸奖,刘骏只是听了一下,大部分注意力都转移到雷达上,就算j15的雷达没开机,通过预警机的数据链,飞鲨也能捕捉到靠近的敌人。

hud上,五个框框出现在其中,上面有它们的飞行信息...

vector:3.5(角度单位,机艏正前方为0度,顺时钟递增,每个单位为1度,一周360)

headon(面对面前进)

iff识别:敌机(en)

vel.1m(飞行速度1马赫)

agl.17500(高度)

100秒后交错

虽然,目前还无法目视到目标,但是刘骏神经已经蹦了起来!

pl11a,锁定距离大概在40-50公里,也就是不到80秒就会和对方贴脸,考虑到哨兵的射程,必须留下转向的安全距离。

转向并不是说马上就能转过去,和汽车转弯一样,战斗机转弯也会减速,然后经历一个在加速的距离(时间),这个过程中,迎头飞过来的哨兵可不会减速!

hotas(手不离杆操控系统)操控挂架上的两枚pl11a导引头开机!

嗡嗡的声音在头盔内响起,提醒刘骏pl11a导引头开机,正在搜寻视野内的热源信号。

80秒后交错!

在刘骏的目视距离内,出现了五个醒目的像素点,几乎同时pl11a的导引头也捕捉到了哨兵的热源。

这种情况下继续向前飞无疑会加快双方的接触时间,压左坡度,准备提前进入左转弯,而不是等到贴脸的时候再转弯,那时候很难脱离敌人的追击!这也算是领先转弯的一种,只不过现在是用来甩掉对方。

j15飞鲨的机艏与来袭的五架哨兵产生了角度偏移,导弹发射的动态包线也随之变化,刘骏扭头看向五个微微变大的像素点,头盔瞄具的辅助下,pl11a导引头“锁定”来袭的目标!

无论哨兵本身产生的热源是怎么样的,是否进行红外抑制,但在1马赫的飞行速度下,机身会与空气高速摩擦,在摩擦下“蒙皮”就会产生热量,pl11a导引头捕捉的就是这个热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