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颜料也用光,抛掉没有什么用途储存罐后,刘骏拉杆横滚准备调转航向,去完成预案2的任务,利用激光雷达照射类型1,测试激光雷达作战效能,破除它们的光学诱饵,直接标识出本体的位置。
刘骏看了一眼后视镜内,巨大的红色彩带,满意的点点头,很快这些颜料就会随风消散,只要类型2没瞎,应该能看到吧?
在滚转掉头的瞬间,追逐他的类型1突然改变了行为逻辑,组成两个三角形的攻击阵型,而不是之前的一字长龙,刘骏立刻警惕起来。
类型1已经确定是无人机,而类型2是无人机的节点,能改变类型1行为模式的,除了可能的群体智能外,只能是类型2的操控。
然而就和刘骏想的一样,在40km外,机头整流罩内发射的激光快速扫过空气,就在穿过某处的时候,突然激光束出现了不正常的光路扭曲。
嘀!嘀!嘀!
如同rwr告警一般的提示音在刘骏耳旁响起,之所以不改音效,也是为了让飞行员习惯之前的操作习惯。
在eodas系统中,光电系统放大异常区域,同时类似机扫雷达的激光束也进入“孔径”模式,着重扫描出现异常的区域,激光束并不能被肉眼看见,刘骏切换集成到激光雷达中的双联装生物成像传感器。
在光学传感器变焦下,画面放大,看到了空气中笔直的斩波激光束照射在某一区域的时候,光路不正常的折射,就像是照射到了镜子上!
既然来了,就得打个招呼!
通过手不离杆操控系统选择武器,发射在格斗中纯粹死重的pl11a。准备就绪—pl11a
导引头开机.
发射2!
嗡嗡嗡!导引头开机,看向斩波激光编码照射的位置,导弹发射!
摁动按钮,pl11a火箭发动机点火,以迎头的方式向着来袭类型2冲了过去。
4枚pl11a全弹发射,接着挂载在挂架上的复合挂架自动脱落。
pl11a向前冲出安全距离后,近炸保险解除,导引头死死盯着斩波激光编码出现折射的区域。
几乎瞬间,六架哨兵就迎着导弹冲了上去,充当实体诱饵。
果然刘骏已经可以肯定,光路扭曲的位置,就是类型2!
抛掉副油箱。
所剩燃油不多的副油箱脱离机腹重载挂架,刘骏立刻做出横滚调整航向,用激光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