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的影子,很容易就被下方的类型2偷袭,而且敌人还有3架!
微微减少油门,j15t进入巡航模式,刘骏通过空间感知时刻感应周围区域内情况,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那3架类型2的话,恐怕他只能选择脱离积雨云,爬升高度飞入高空,避开台风与气旋。
只是下雨和狂风对于j15t来说还没有太大问题,毕竟飞鲨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应付海上极端天气,最致命的则是暴风雨天气中巨大的闪电,战机可以视为一个导体,一旦被闪电劈中,强大的电压很可能会烧穿战机的绝缘涂装,过载内部电路。
在哪?
刘骏回想着双方进入积雨云前的位置,他与对方是面对面飞行,也就是说对方绝对会出现在他的前半球!
对方应该也是同样的想法,会着重搜索前半球,那么自己很可能要面临1对3的战斗。
上开?还是下开?
脑中模拟一下接下来战斗中会面对的情况后,刘骏选择上开,也就爬升高度,从高空俯冲向下发动攻击。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攻击之后可以借助俯冲加速脱离接触,而不至于因为从下方捅竹竿,导致战机能量减缓,被另外两架类型2咬住后半球,毕竟要考虑到如果自己突袭失败的情况。
制定好战术后,刘骏拉杆爬升高度,j15t的高度表数值不断增加,当爬到云层上空后,关闭机艏的激光搜索雷达,这种极端天气下,对方会自动显形,反而开启激光雷达会让对方顺着光路找过来。
接下来,就是双方比拼谁更有耐心了,在黑暗的云层中先暴露,而谁又先找到对方。
一想到自己要1个打3个,刘骏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感,那种要挑战自己极限的感觉。
座舱内,除了雨点拍在战机上传递来的声响外,只有一片死寂,而无线电因为干扰无法接收外部信息,eodas系统也因为极端天气原因,热成像一片灰色,在水强大的热熔比下,周围背景都是相同的温度。
已经完全要靠目力的程度,此时刘骏也不清楚自己的战友在远处战况如何,而他的僚机则按照程序,执行着他预定的预案。
那么你们在哪呢?
就和刘骏无法侦测到类型2一样,这3架类型2也无法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发现他的位置,在进入积雨云后,类型2组成了一个斜线的阵型,其中位阶最高的章鱼哥在最安全的位置上,另外两只章鱼哥一前一后的跟在它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