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5章:我在火星种土豆(3)

流感倒是有可能,这是池野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在商业和“文艺”上做的相对平衡,历史票房口碑成绩都绝佳的大制作。

但也要看上映后的反响以及,你不得不承认,这同样是一部商业属性极重的商业片,且具有很强的工业化却不是在内地大陆。

是的,工业化。

国产工业化电影,是上面一直要求且期盼的目标,科幻电影就是集大成之作的一个绝佳题材。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幻电影不光能代表中国工业化电影的成型、进步,标杆,打破好莱坞垄断的机遇,甚至它还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软文化实力,成为一个备受世界瞩目的“舞台”。

——例如地球上的流浪地球2,里面出现过多种当时未实现的科技,但在筹备小破球3期间,这些科技已经被一一实现,堪称官方和电影联动的教科书。

“科技强国”,是目前整个国家都在施行的国策啊。

所以,流浪地球的出现才会那么振奋人心,甚至一度将电影团队捧上神坛。

所以,这个题材它和任何题材都不同,池野要么不做,要么就一定要做好,不然就会跟魔都堡垒一样,直接查无此人。

前几年,业内资本那么精明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瞄准科幻题材,为的不就是想要一部流浪地球,想抓住这个百年难遇的机会吗?

池野也想试试,那么首先,他就需要一个“行内人”,一个能帮他将这个项目组建起来的人才。

下午五点钟,他见到了这个人才。

咖啡厅内。

池野打量着对面胡子拉碴的青年,他年龄不大,却留着络腮胡,一副困得睡不醒的模样。

但池野知道,这是个人才。

郭峰,内娱此前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导演,从出道到现在,没拍出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

在五年前,他开始深入钻研科幻电影领域,在上面没有政策的时候,他靠着人脉关系,自费到美国学习先进的工业化电影技术,且手底下还有一个有着共同志向的团队,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热爱的团队。

是一个十足的偏执型“人才”。

为什么说他是人才?

因为池野找遍了这个世界,都没找到郭凡,又找了几轮,才终于锁定到了他身上。

他跟郭凡不太一样,但又有点像,池野决定试一试他。

“科幻电影?你要拍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