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以孚又道:“你们可知,就算是戍边的边军,统兵将领只能死守而没有主动出击的权利?”
“哪怕战机再好,也必须请示当地文官,一位三品武职至少也要找一名七品文官背书才敢出击。”
“可一般文官哪里敢担这种责任?多少战机就这么被错过了。”
“你们看,早先朝廷南渡之时力挽狂澜的可有武将?能够在那种情况下统领大局的全是文臣不过那也的确都是些贤臣我们且不说。”
“单说最近的,二十多年前是我们反攻北朝声势最大的时候,涌现了不少的好将领。”
“可现在你们看,他们的下场如何?”
“被冤杀的,在战场上被卖的能活下来的全靠躲在京城向文官集团摇尾乞怜。”
“可悲。”
众人茫然地看着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士子有些发蒙,虽然大家平时也这么吐槽过,但冷不丁一个读书人吐槽自己的群体,就还挺意外的。
“菜来嘞,客官慢用。”
这时小二端上了赵以孚点的菜。
他随手拿起块肉就往嘴里放。
然后说:“叔你也吃点,我们这一路还有得走呢。”
说着将肉盘往赵野鹤那边推了一下。
那据说认识赵野鹤的人看了他一眼没什么反应,随后催促道:“你这书生别光吃肉啊,继续说下去。”
大家都喜欢听人吐槽朝廷,尤其是听到读书人这样的高知分子键政吐槽,总觉得特别有深度。
赵以孚叹息道:“其实也没什么可多说的,我观朝中局势,恐怕接下来文人带兵将会是常态。”
“武将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了,朝廷也越来越不相信武人”
他说到这里,周围的那些江湖客立刻嚷嚷了起来,毫无疑问赵以孚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一个个在那咒骂着‘腐儒误国’、‘朝廷短视’、‘武人委屈’之类的事情。
毕竟他们这些江湖中人都算是‘在野武人’,算的上是感同身受。
有人问:“你这书生倒是明白事理,你说你练武,怎的是要投笔那什么了?”
赵以孚问:“投笔从戎?”
那人答:“对对,就是这个词儿,还是读书的有文化。”
赵以孚叹息一声道:“若是投笔从戎能够救国就好了,我只是担心将来领兵打仗的都是些不通军略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