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前辈。”
既然是与师父有交情的,那么他也就不吝礼数。
这就让百衲道人感觉完全不同了,懂礼貌的赵以孚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如沐春风,情绪价值可以给人拉满。
当然,蛮横的时候也很让人讨厌就是了,百衲道人头上的大包为证。
百衲道人说:“你没有道号吗?”
赵以孚摇摇头道:“晚辈初出茅庐,尚未接触修行的世界,故而也没急着取道号。”
“不过前辈提醒我了,等得空就向师父请教,该取个什么道号才好。”
百衲道人听了就觉得很郁闷,初出茅庐就把他给揍了?
这让他哪里说理去。
他说:“赵贤侄,贫道看你一路往南去,可是要去那峰门镇上看看?”
赵以孚点头道:“没错,我来此做官,首要之务便是重绘鱼鳞黄册,故而要一个个村镇去勘查田亩。”
百衲道人对此撇撇嘴表示不屑一顾。
因为鱼鳞黄册的作用便是记载每家每户的田亩数量以及轮廓形状,这是官府日后收取田税的依据所在。
而在修行之人眼里,这就是官府掠夺民脂民膏的工具,乃是大恶之物。
他说:“你们丹青门就是这点不好,当个逍遥书生做个隐士高人寄情山水不好吗?入世修行也可以去体验民间疾苦,结果偏偏要去当官”
“你们就不怕惹来一身业力,进而修为不保?”
“须知百年前你们那位掌门以及那一代入仕修行者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赵以孚听了摇摇头没说什么,他能听出这百衲道人话语中的偏见,也不愿与他争论。
百年前的丹青门的确是惨了点,可现在不也已经恢复元气了吗?
当官入仕来修行,这的确容易沾染业力,可同样也容易获得功德以及民心愿力。
就好像现在,赵以孚哪怕是近期没有任何作品流露在外,那信字章上也自然而然地有许多阳和灵气飘进去。
赵以孚发现,牧守一方好好当官,甚至不用自己辛苦写作品都能有不错的阳和灵气入账当然,这可能也他没见过大世面有关。
毕竟像自家师父那样,或者门中其他长辈那一篇作品问世,也不知道能收获多少阳和灵气?
赵以孚立刻转移话题道:“前辈呢?也是要去那峰门镇有事?”
百衲道人点头道:“贫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