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白杨龙生的手笔——古时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家谱由后辈中人补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杨火光失望地放下笔记,突然发现那页纸的背面似乎有墨迹透过来。翻过去一看,竟然是关于杨玉岭离奇之遇的补记:自从杨玉岭死后,村里发生一些变化,原先属于他家的那块田地被收为公有,但是上面并没有再种粮食,而是建了一座仓库,存放谷物、农具之类。在补记结尾,杨龙生还感叹道:吾祖因之而亡,至吾手又失,呜呼哀哉!
地下有人!仓库!鬼王庙!杨火光一下子把三者结合起来。
他现在确信,那么多生命的死去,肯定是鬼王庙所在的那块土地所致!
想到这儿,他脚步踉跄地向杨万仓老人家里跑去。
杨火光把自己的发现复述了一遍,目光怔怔地说:“万仓爷,咱咋弄啊?”
杨万仓划一根火柴,把烟点上,深吸了一口:“看来,得找王半仙瞧瞧了”
王半仙远在百里外的王楼村,驱鬼捉怪的名气是响当当的,据说每天去请他的人络绎不绝,而他每天只看三个,其余的就要按日子往下排,脾气非常执拗。
杨火光犹豫道:“这路我可以跑,只怕一天两天请不来啊”
杨万仓又吸了一口烟,说:“我早年跟他一起赶过骡子车,交情不算浅。等会儿我写封亲笔信,你明天一早就出发,把信交到他手中,说人命关天,杨万仓求他尽快赶到杨家村。”
小阴阳先生
第三天中午,杨火光疲惫地出现在杨家村的村口,他的身后跟着一个戴墨镜的年轻人。这年轻人不是王半仙,而是王半仙的孙子。
王半仙早已退休,任凭杨火光再三央求,他只是指着东屋那边说:“你看,早就没有人请我了,人们都来找我孙子。”杨火光看见那间房前果然蹲着许多人,乡下的,城里的,有些似乎还是领导模样,一个个虔诚得好像在拜菩萨,他也不敢再小瞧了坐在屋里的那个年轻人。
杨火光来得晚,王半仙的孙子本来要让他等上两天再来,好在王半仙出面了,他说:“孙儿啊,你去吧,这是爷的故交,不然爷卖不开脸啊。”
于是第二天小阴阳先生就跟杨火光来到了杨家村。
杨火光带着小阴阳先生一出现在村口,立即就被众人围住了,人家不是在看杨火光,而是在看他身后的年轻人。其实这个年轻人的穿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取下墨镜后,人们都发现他的眼光非常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