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极限的设计思路,正是他们长久以来梦寐以求却难以实现的东西。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斯科洛夫才格外珍惜与许宁之间的合作机会。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推动武器科技向前迈进的,往往就是那些敢于尝试‘不可能’的灵魂。
就在斯科洛夫还在犹豫不定的时候,许宁的声音又一次打破了沉默。
“我曾读过一篇关于这方面的学术文章,虽然其中的论述更像是理论上的探讨,但文中明确提到了设计灵感来源于鱼雷发射管。正因如此,我才渴望能够亲眼一见。”
他继续说道:“如果我能将这部分知识补充完整,我相信我们的设计进度至少可以提前两天完成。”
斯科洛夫眉头紧锁,心中虽对这份神秘论文的真实性存有疑问,却也难以抵挡内心的诱惑。
良久之后,他终于长叹一声,紧紧抓住椅背的手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决定。
“明日再说。”斯科洛夫坚定地开口,“等明天核潜艇开始例行维护时,我可以带你去参观。不过,仅限于发射区和控制室,至于反应堆所在区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许宁郑重地点了点头,回应道:“这就足够了。”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当二人再次踏上胡里夫卡的土地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
面对马卡洛夫的热情邀请,许宁以需尽快投入新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的设计工作为由婉言谢绝。
随后,他与留在酒店的老朋友大哥、老师以及秃子一同踏上了归途。
旅途中,许宁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目光穿过车窗,注视着那片被阳光照耀的泛着油光的绿色草地,他对驾车的老师轻声吩咐道:“慢点开吧。”
他想要好好欣赏这一路的风景,并且也在脑海中回顾起此次行程所取得的一切,除了补给舰外,航母战斗群的关键数据已尽数掌握。
即便最终未能达成航母的交易,凭借这些信息,足以支撑起整个舰队的重建工程。
而补给舰,作为技术含量最低的一环,在后续谈判中顺带提及,应无太大难度;即便无法直接购得,基于现有资料逆向研发也不是难事。
打开车窗,让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许宁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家的气息。
他转身望向东南方,那里是家的方向,这旅程就要告一段落
抵达马利雪夫后,许宁并没有立即返回工厂,而是先来到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