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307章 更胜一筹(2)

约34的位置。

这表明新换装的发动机稳定性有了显著提升。

当真正松开刹车那一刻,飞机的表现再次验证了他的直觉:

如果说之前试飞时感受到的是“轻盈”,那么这次则是“强劲有力”。

用汽车来打个比方,就像是过去驾驶的歼8-3在加速时总要迟疑几秒才慢慢降档提速;

而安装了新发动机之后,一踩油门就能立刻感受到车辆快速响应,顺利完成降档加速的过程。

虽然新发动机的总推力仅增加了1吨多,但其动力响应速度却发生了质的飞跃。

完成了几项基础低空测试后,付正国终于收到了进行超音速飞行测试的通知——这是他自坐进机舱以来就一直期待着的时刻。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试飞员,他在地面准备工作期间就已经仔细研究过性能报告。

报告显示,04号原型机所采用的新发动机,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表现尤为突出,可用推力从不到4吨跃升至近6吨,足足提升了50%!

通常情况下,随着飞行高度增加,空气密度降低等因素会导致航空发动机性能下降,尤其在超过一万米的高度时更为明显。

因此,尽管海平面推力数据可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但实际上不同发动机在高空中的实际表现差异可能非常大。

原先使用的涡喷14型发动机显然在这方面表现不佳。

作为一款专为拦截任务研发的战斗机,歼8确实更注重高空高速性能。

但是这种优化是相对而言的,在与同时期国内其他机型比较时显得较为出色;

如果放眼国际,则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作为截击机,速度至关重要。然而,歼8和歼8b的最大速度仅能达到2.2倍音速。

这不仅远逊于能飞到3倍音速以上的米格25,就连以多用途为主的f-4和米格23,在最高速度上也更胜一筹。

此外,由于动力系统响应迟缓,即便达到最高速度,歼8在高空中的机动性依旧显得笨重。

尽管如此,它作为导弹发射平台还算勉强合格。

但是,歼8所使用的导弹种类极为有限,主要依赖于从枫叶国进口的约五十枚阿斯派德导弹。

付正国是少数几位即使了解到新型号项目(如十号工程与十一号工程)后,仍认为继续发展改进型歼8有其必要性的空军军官之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