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一卷 第324章 推广新机型(3)

变化。

苏连解体后,中亚各国的经济状况远不如俄易斯,如果继续让塔什干的工厂闲置下去,不出几年,生产新型伊尔-76运输机的能力可能就会彻底丧失。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早些时候,乌克斯坦与北约签订了单独伙伴关系计划,这使得莫思可方面感到不安。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能力,伊留申公司决定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星sp工厂建立新的伊尔-76装配线,并迁移塔什干的技术工人。

这一转移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资金。最理想的方案是找到一位大客户,购买十几架或更多的新伊尔-76。

这样做既能维持塔什干工人的就业,也能为新生产线的建设筹集必要的资金。

但有一个难题:伊尔-76实在是太成功了。

作为一款战略运输机,它几乎具备战术运输机的低起降要求,甚至可以在未铺设的跑道上操作。

这意味着它拥有c-141级别的载重能力和c-130的使用灵活性及成本效益。

正因为如此,伊尔-76总计生产了超过850架,这个数量超过了全球所有其他战略运输机型号的总和。

如今,俄易斯空军不再需要这么多的战略运输机,所以伊留申研发局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过去的自己——那些在1991年之前生产的飞机。

要突破这一困境,唯一的出路就是推广新机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