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329章 棘手的问题(2)

和物理理论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即使有人能够巧妙地将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成果,在南郑这样的地方,也难以留住这些人才。

这里的科研条件有限,资源匮乏,让人难以施展拳脚。

因此,许宁决定先解决模型算法的问题,随后由182厂的工程师们接手,进行测试、分析及参数调整等后续工作。

“梁总师。”

许宁向前走了两步,把铅笔轻轻放在桌上:“我需要几位电脑制图方面比较熟练的人手,四五个就足够了。

我们需要将主翼和水平尾翼的研发电子化,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数值模拟做好准备。”

听到这里,梁绍霖显得有些为难:

“这个问题我会尽力而为,但厂里真正熟练掌握电脑制图的人并不多,算上我自己也不过寥寥无几。”

许宁一时无言以对,但他很快理解了对方的困境。

毕竟,会用电脑并不等于精通电脑制图。即使是601所这样大型的研究机构,在数字化研发组刚成立时也只有二三十人,而且这个数字一度减少到只剩七个人。

直到数字化研发和制造在歼8c项目中展现出巨大价值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善。

面对技术变革,许多资深工程师虽然学会了使用电脑,但在思维模式上的转变却遇到了瓶颈。

182厂的人才梯队出现了断层,当前的核心成员要么年纪较大,要么经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困难是难免的。

“那就找一些稍微熟悉电脑制图的人吧,这也可以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

许宁补充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确保人选做事认真细致,因为这项基础工作一旦出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

182厂技术基础虽不雄厚,但办事效率却十分出色。

没过多久,他们就按照许宁的要求,从金城大学请来了长期合作的林哲彬教授。

由于项目涉及敏感内容,即便林教授是外部聘请且有授权,也不能随意进入存放机密资料的地方。

因此,许宁带着相关资料,在会议室与林教授见面。

“林教授,您好。”两人初次见面,礼貌地握手致意。

林教授旁边坐着一位看起来不到四十岁的女士,他介绍道:

“这是我的妻子祝意,也是金城大学的教授,专注于表面物理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