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338章 万事.开头难(2)

教授并不打算让步。

虽然他的性格一向温和,但面对质疑,他果断地回应道:

“根据我的多年研究,每年从11月到12月,在秦岭和新疆北部地区上空确实存在超过50%的积冰概率。我们选择这里是有科学依据的,请您保持耐心。”

由于天气条件迟迟未达到要求,团队成员们的心情都十分焦急。

眼看争论升级,项目协调员许宁赶紧介入调解:

“林教授,别急,我们会找到适合的气象条件的。科伦坡先生也是专业人士,他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他提醒道,几天前还穿着正装的科伦坡,现在也换上了带有航空标志的保暖外套,像其他人一样把手揣在口袋里取暖。

就在气氛变得紧张时,一阵沙沙声打破了沉默——对讲机中传来秦岭气象站的消息,报告发现了可能符合条件的结冰云层正在形成。

林教授迅速记录下关键数据,并分析说这次的云层变化提供了短暂的时间窗口,只能支持一轮试飞。

考虑到最佳的结冰试验条件是“天欲雪”而非大雪纷飞,团队成员们意识到机会难得。

他们将目光集中在许宁身上,等待他的决策:是先派遣运8飞机还是新舟60飞机升空测试。

在宽广的空域和有限的时间面前,没有必要纠结于先后顺序。

不如大胆一点,让两架飞机同时试飞,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更高效地收集数据。

603所的领导与182厂的梁绍霖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达成一致:“好吧,就让他们一起飞!”

这时,林哲彬也加入了讨论:

“我听说漂亮国同行在每次飞行时都会带上气象工程师,一旦飞机到达指定区域,他们可以根据实时天气情况做出最佳决策。”

602所的工程师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如此,地面监控无法完全替代机上气象工程师的专业判断,他们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不过,工程师接着表达了担忧:

“但要知道,faa这么做是基于对当地气象多年的研究。我们的自然结冰试验还处于起步阶段,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林哲彬坚定地摆手打断:“我们这里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我对秦岭地区的气象研究同样深入,漂亮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正因为我们还在起步阶段,所以更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