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437章 妥协方案(2)

方式,也只是利用一小段信号循环转发,直到下一个周期才重新开始接收、计算和发送。”许宁继续解释。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使用雷达发射脉冲一半宽度的信号作为干扰信号,而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硬件结构。

“一半宽度?”

这个提议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随后有人意识到,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对于现代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是可能实现的。

尽管电子战领域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特别是像漂亮国这样的国家也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证明这一点,但许宁的设想看起来很有潜力。

然而,一位工程师指出,如果依旧采用之前的采样和储存方法,只是缩短了假信号的滞后距离,并不能有效欺骗雷达或操作员,也无法掩护真实目标。

“你说得没错。”

许宁回答:“所以我们不会完全依赖储频过程。”

他进一步澄清道,实际上,他会省略部分储存步骤以提高效率。

这一说法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因为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一大优势正是其能够储存频率的能力。

郭林科迅速拿出纸笔递给许宁,他已经习惯了在这种关键时刻观摩专家的操作,并试图从中学习。

许宁接过工具,开始画起简单的坐标轴图解,展示他的想法。

许宁的想法是这样的:当接收设备捕捉到长时间的雷达信号时,不是一次性处理整个信号,而是分段进行。

它会快速地对信号的一小部分进行高精度采样,立即处理,然后由发射设备将这段信息发送出去。

接着,再对下一段信号做同样的事情,如此循环,直到处理完所有的雷达信号。

这种技术让接收和发射设备可以在同一个脉冲周期内轮流工作,彼此不会相互干扰。

因为每次采样和发送的时间相等,所以可以精准地截取雷达脉冲的一半,实现所谓的“半宽信号”干扰。

这看似简单的变化,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比于传统的半周期采样-半周期转发模式,许宁的方法缩短了周期,但在制造虚假目标方面效果显著不同。

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在处理算法上做一些创新,比如使用重复或循环转发的技术,而不是简单的直接转发。

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强逼真假目标,紧挨着真实目标出现,非常适合伴随式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