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数值计算推进项目。这是华夏实现技术飞跃的唯一途径。
“确实,我们还有希望。”
许宁肯定地说:“我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全耦合求解方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多物理场仿真的核心在于解决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组。虽然这些方程极其复杂,但工程应用中我们只需要近似解,这大大降低了任务的难度。
历史上,fesolmultiphysics也是在发展了8到10年后才真正深入多物理场仿真领域。
lv3级别的理论框架已经足够应对当前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任何工程软件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数据收集和版本更新来完善,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完美。
即使我们现在只能做到基础的力热耦合模拟,这对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如果进展顺利,下半年我们应该能看到一些初步成果。”
许宁谨慎地说道,没有过度乐观。
听到这话,原本有些沮丧的魏仁礼立刻振作起来:“所以,我们还能继续用数值分析缩短研发周期?”
要是其他人这么说,魏仁礼可能不会在意。但他知道,这位总顾问所说的“初步成果”,往往意味着重大的突破。
“没错,甚至可以说这是我研究算法和控制理论的终极目标。”许宁笑着回答。
几天前,他对燕京大学的学生说过类似的话;
今天,他又对一位青华大学的学生重复了一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等待半年可能会让你们失去一些时间,但从长远来看,效率将大大提高,这绝对是值得的。”
作为曾经的科研人员,许宁深知科研项目年末需要提交总结报告的压力,因此选择下半年作为关键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他把软件的开发拖延到明年,项目团队可能会因为进度的压力而选择更传统的路径,以确保报告中至少有实质性内容可以提交。
实验固然重要,但在没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对现在的华夏来说代价太高。
不过,许宁似乎有些担心过头了。
魏仁礼在听到他的担忧后迅速有了对策:
“如果我们能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在数值计算方法上取得进展,我有信心说服团队继续沿着这条路线前进。”
这引起了许宁的兴趣:“你们的项目还有不